正确答案: D

表皮葡萄球菌

题目:鞘内泵伤口最易发生的微生物感染是()

解析:A.感染伤口培养中铜绿假单胞菌阳性者占3%。   B.大肠杆菌可能占未知或未报道的20%,或者混合其他细菌中(7%)。   C和D.59%的感染伤口培养中会发现葡萄球菌,大部分培养报告不会区分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一项研究特别强调,存在患者皮肤及手术室通风管中的表皮葡萄球是最可疑的致病菌。在9%的感染伤口细菌培养中没有表皮葡萄球菌。未有报道指出有真菌生长。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位65岁越南战争退伍军人的左下肢膝盖以下被截肢,并伴有幻肢痛。他接受了截肢神经瘤的切除手术。以下正确的是()
  • 他的疼痛将得到短期的缓解

  • 解析:在过去,对残肢性神经瘤的手术和更广泛的手术切除残肢均被用于治疗残肢幻肢痛。如今,仅在存在明显的残肢病理改变时才会施行残肢翻修术,而且因为疼痛而对几近痊愈的残肢行近端扩展性切除这是没有任何指征的。除非存在交感神经相关的疼痛.否则应避免行手术。手术可短期内缓解疼痛,但是疼痛通常可再出现。其他有创性的操作例如背根进入区病变的交感神经切除术和脊髓前侧柱切断术已经被证实没有任何治疗作用,而且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应被淘汰。

  •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心衰时,使用强心剂的情况是
  • 感染已控制,利尿剂无效


  • [单选题]下列关于偏头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最新的证据支持偏头痛机制为皮质扩散性抑制

  • 解析:A.多点突变在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中的最新研究发现,偏头痛和它的变体可能是通过阵发性的离子转运机制紊乱造成的。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相关的突变使大脑更容易受到由于突触过度释放谷氨酸,或从突触间隙谷氨酸钾去除减少,持续性钠流入导致的长时间的皮质传播抑制。 B.阻止皮质扩散性抑制已成为预防治疗偏头痛的目标。长期应用β阻断剂、丙戊酸钠、托吡酯、麦角新碱或阿米替林减少钾诱发皮质扩散性抑制的数目,升高诱发大鼠皮质扩散抑制的电刺激阈值。最近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成像研究也指出沉默的皮质扩散性抑制是基本机制之一。皮质扩散性抑制的重复波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有害影响,并可能导致脆弱大脑区域(如易感个体的小脑)的静息缺血性病变。 C.RLS和偏头痛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卵圆孔闭合后偏头痛症状消失或改善进一步支持两者的关系。尽管如此,该机制以及其因果关系的问题需进一步的阐明。 D.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包括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产生疼痛的头盖骨结构。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外侧痛觉系统组成部分?(  )
  • C类纤维

  • 解析:脊髓背角深层细胞接受来自Aδ类纤维的投射,经由新脊丘束上行,投射到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进而投射到躯体感觉皮层,传导伤害性刺激的感觉信息,称为外侧痛觉系统。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