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地高辛浓度>2μg/L

题目:患者女性,3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房颤动3年”来诊。服用地高辛0.25mg,每日1次,共12日,突然心室律变为规整,心室率55次/分。血钾3.0mmol/L。诊断:窦性心动过缓。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凉药物的季节是( )

  • [多选题]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 高温法

    酸碱法

  • 解析:热原的去除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超滤法、强酸、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法等。玻璃器皿可采用高温法除去热原,还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除去。由于热原溶于水,也可以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除去。

  • [多选题]O/W型乳剂可用于哪些给药途径
  • 口服

    外用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腔道给药

  • 解析:O/W型乳剂可以是口服制剂、外用制剂、静脉注射制剂以及靶向制剂。

  • [单选题]下面对臌胀基本病机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 水裹、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 [多选题]下列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 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吸收

    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可被直肠黏膜迅速吸收

  • 解析: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①溶解度。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溶解于体液中,可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吸收。对于脂溶性药物,其油一水分配系数越大,从基质中的释放越缓慢;反之则快。所以,为增加吸收速度,药物以盐形式供用较以对应的盐基形式供用为好,亦可制成包合物。②粒径。药物在基质中不溶而呈混悬分散状态时,其粒径大小能影响吸收,小粒子的表面积大有利于释放与吸收。因此,一般制备混悬型栓剂的药物都宜微粉化。③脂溶性与解离度。脂溶性好,未解离型的药物透过性好,容易吸收;未解离的分子愈多,透过性愈好,吸收愈快;高度解离的药物,如季铵盐类化合物透过极微或不透过,很难吸收。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吸收均较快,但如果弱酸性药物pKa<3,弱碱性药物pKa>10,吸收则慢。药物的解离度一般受到用药部位pH值的影响,故而降低弱酸性药物pH值或升高弱减性药物pH值均可增加吸收。

  • [多选题]下列药品中,如果合用调节血脂药普伐他汀等同类药品,可使其代谢减少或减慢,以致出现肌肉疼痛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 红霉素

    异烟肼

    西咪替丁

    伊曲康唑

  •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相互作用。咪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属于药酶抑制剂,合用由肝药酶代谢的药物(普伐他汀等)可使其代谢减少或减慢,药理作用增强,呈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利福平则为酶诱导剂,合用可加快药物代谢。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外科主治 执业药师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