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甘草
题目:阳和汤的组成药物除麻黄、白芥子外,其余是
解析:阳和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仙方活命饮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营血不足,阴寒凝滞肌肉、筋脉、血脉所致。治当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中鹿角胶温补阳气,通阳散结,强壮筋骨;阴血不足,以熟地黄滋补阴血,填精益髓,与鹿角相用,以滋补阴阳,共为君药。寒邪凝结,以干姜、肉桂温阳散寒,干姜偏于助鹿角温阳散寒;肉桂偏于助熟地黄散血中之寒,共为臣药。络脉不通,以白芥子通络化痰散结;麻黄开腠理,启玄府,透邪于外,助白芥子化痰通络消肿散结。《外科证治全生集》曰:“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毒亦随之消矣。”共为佐药。生甘草益气解毒,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普济消毒饮
解析: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单选题]药物“七情”的含义是指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解析:前人将单味药的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选题]腧穴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这三类包括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解析:腧穴的主治特点(即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1.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的和最基本的特点,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规律的体现。
2.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有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这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的反映。
3.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所谓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单选题]郄穴共有( )
16个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解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png]
(一)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单选题]淋家误用汗法可引起
便血
[单选题]脑血栓形成最常发生于下列哪条动脉
大脑中动脉
[单选题]握拳,中指尖下的穴位是
劳宫
解析:劳宫 荥穴
定位 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 ①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②心痛、烦闷、癫狂痫等神志疾患;③口疮,口臭;④鹅掌风。
操作 直刺0.3~0.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