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酯类药物

题目:为了增加药物吸收,降低药物酸性,可将羧酸类药物制成

解析:羧酸成酯可增大脂溶性,易被吸收。酯基化合物进入体内后,易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利用这一性质,将羧酸制成酯类前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WBC)计数减少,须考虑( )。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所占百分率高(50%~70%),因此它的数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①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伤寒、副伤寒)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及流行性感冒。②物理化学损害,如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铅、汞等,应用化学药物如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③血液病如再障、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④过敏性休克、重度恶病质。⑤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第①点可知,选项E符合题意。选项A、B、C、D中,白细胞(WBC)计数均增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属于患者遗传因素的是( )。
  • 羟化酶缺乏者服用苯妥英钠日剂量300mg可引起明显的神经毒性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药源性疾病中的患者遗传因素”。药源性疾病个体间的显著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苯妥英钠由羟化酶代谢,苯妥英钠在羟化酶正常人群中,其血浆半衰期为30~40小时。正常人的日剂量为600mg,而羟化酶缺乏者日剂量300mg即可引起明显的神经毒性。所以,选项E符合题意。选项A属于患者年龄因素,选项B属于患者性别因素,选项C属于患者基础疾病因素,选项D属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评价药物制剂的靶向性参数有
  • 相对摄取率

  •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评价药物制剂的靶向性参数有:相对摄取率、靶向效率、峰浓度比,采用排除法本题直接选B。

  • [单选题]患者,男,46岁,诊断为低钾血症,心电图显示正常心律,若外周静脉滴注氯化钾,为防范局部疼痛及心脏停搏风险,配制的适宜浓度是( )。
  • 低于0.3%

  • 解析:氯化钾注射液严禁肌肉注射和直接静脉注射,仅可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氯化钾一般不宜超过0.2%~0.4%.心率失常可用0.6%~0.7%。静脉补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滴速不宜超过750mg/h。

  •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辽宁初级中药士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