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

CT MRI

题目:患者,男,48岁。主诉为鼻塞、头痛3个月余,3个月前始出现鼻塞、流涕,偶有涕中带血,并伴有头痛,呈阵发性,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解析:鼻咽癌是鼻咽部黏膜上皮发生的癌肿,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发,好发于40~60岁。已知的发病因素有种族、家族、EB病毒感染及环境致癌等。按病理组织学分型可分为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本病好发于鼻咽侧壁和顶壁。临床特点是早期症状隐蔽,常因广泛浸润周围组织及发生淋巴结转移后才发现,主要症状有鼻塞、鼻出血、耳鸣、耳闷塞及听力减退(阻塞或压迫咽鼓管咽口)。不少患者以颈部肿块或脑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而就诊。鼻咽镜检查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增高。CT表现为鼻咽腔变形、不对称,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早期在黏膜生长,可呈小肿块突入鼻咽腔,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肿瘤向下浸润生长致黏膜增厚及软组织肿块,咽后壁软组织增厚(>12mm)约占半数以上。肿块常突出鼻咽腔,使鼻咽腔呈不对称性狭窄或闭塞。肿块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肿瘤向周围蔓延,容易侵入周围软组织及间隙。鼻咽癌可沿神经、血管周围间隙蔓延,致使颅底骨性孔、道扩大或破坏,好发于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管、蝶骨大翼等,向后发展可破坏颈静脉孔、向顶部发展可破坏斜坡、蝶骨等,表现为骨质硬化、破坏残缺。淋巴结转移多见,常表现为颈深淋巴结、咽后外侧淋巴结肿大,呈等密度,增强扫描能区分强化的血管和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鼻咽癌需与鼻咽纤维血管瘤、淋巴瘤、咽部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Ⅱ孔型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
  • 左心室增大

    左心房增大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 解析:室间隔缺损时发生左向右分流,左室、右室大,以左室大为著,左心房轻度增大,肺动脉血流量增加,发生肺动脉高压。故选ABCE。

  • [多选题]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的适应证为
  • 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无远处转移者

    肺癌手术治疗前局部化疗

    肺癌术后复发者

  • 解析: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的适应证:①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无远处转移者;②肺癌手术治疗前局部化疗;③肺癌术后复发者;④与放射治疗相结合。而肝、肾、心功能不全则属禁忌证。

  • [多选题]肺放线菌病的特点包括
  • 可穿透胸壁形成窦道

    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

    沿肋骨处有骨膜增生或骨质缺损


  • [单选题]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亏虚的现象,称为( )
  • 阳损及阴


  • [多选题]关于室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正确的是 ( )
  • 低位小缺损,胸片可正常 

    高位大缺损,肺血常增多 

    左心房常增大 

    可有肺门舞蹈


  • [单选题]治疗肺痈的主方是( )
  • 苇茎汤


  • [多选题]下列肺梗死CT特点,正确的是
  • 肺外带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密度增高影

    胸膜下肺梗死常伴少量胸腔积液

    增强CT扫描,有时可见细小血管影

    可伴急性肺水肿


  • [多选题]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 )
  • 消化道张力增高

    胃肠排空加快

    胃肠蠕动增强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临床执业医师 护理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