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E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每6个月检测肝功能、甲胎蛋白、HBVDNA、腹部B超
题目:患者女,45岁,发现HBsAg阳性20余年,HBeAg阴性,抗HBe阳性,既往定期监测ALT正常。无饮酒史,无肝损害药物服用史。化验ALT25U/L,AST21U/L,TBIL10.1μmol/L;AFP正常;多次查HBV-DNA<500拷贝/ml。腹部B超显示未见异常。FibroScan检查5.6kPa。该患者正确的诊断及处理是( )
解析: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其特点是: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HBV感染者,即使是非活动性携带状态,均有发展为肝细胞癌的危险性。因此,慢性HBV感染者均应每6~12个月常规检测ALT和AST,定期检测甲胎蛋白(AFP),以监测肝细胞癌的发生。故选:A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的是( )
正经
[多选题]在标本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则包括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多选题]引起分泌性腹泻的原因包括
小肠淋巴瘤
先天性肠黏膜离子吸收缺陷
外源性或内源性促分泌物刺激
胆酸重吸收障碍
解析:引起分泌性腹泻的疾病主要五大类: 1.异常的介质各种异常的介质可激活小肠、大肠细胞膜上的cAMP,胞内cAMP含量剧增,使细胞质钙离子含量增高,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大量水分、碳酸氢钠、氯化物和钾离子丧失。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分泌大量VIP,促进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水和Na+、K+、C1-等电解质分泌增加,导致水样腹泻,该病也称胰性霍乱。2.内源或外源性导泻物质如胆酸、脂肪酸、某些泻药等。在广泛回肠病变、回肠切除或旁路时,胆酸重吸收发生障碍而进入结肠,刺激结肠分泌而引起分泌性腹泻。过量脂肪酸对结肠的刺激也是分泌性腹泻的原因之一。故CD正确。3.肠道淋巴引流障碍广泛小肠淋巴瘤、肠结核、Crohn病等。故A正确。4.分泌性直肠或乙状结肠绒毛腺瘤。5.先天性氯化物腹泻(C1-:HCO3交换机制缺陷)和先天性钠腹泻(Na+:H+交换机制缺陷)等。B正确。E没涉及。错误。
[多选题]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是( )
出血
幽门梗阻
穿孔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幽门梗阻、穿孔。故选:ABC。
[多选题]肝硬化腹水的主要原因包括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低白蛋白血症
门静脉压力增高
淋巴液生成增多
解析:①门静脉高压:>300mmH2O。②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使血液成分外渗;③淋巴液生产过多:肝静脉汇流受阻,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超过胸导管的引流能力,致使淋巴液渗出致腹腔。④继发醛固酮增多,使钠的重吸收增加。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加。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所致。故BCDE正确。
[多选题]哪项是肠结核的临床表现( )
青壮年有低热、盗汗、下腹痛及右下腹肿块
青年人有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者
钡餐显示回盲部狭窄者
解析: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 常有结核毒血症,以溃疡型肠结核为多见,表现轻重不一,多数为午后低热或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患者倦怠、消瘦、苍白,随病程发展而出现维生素缺乏、脂肪肝、营养不良性水肿等表现。此外,也可同时有肠外结核,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肺结核的有关表现。增生型肠结核一般病程较大,但全身情况较好,无发热或有时低热,多不伴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在溃疡型肠结核,病变的肠段多有激惹现象,钡剂进入该处排空很快,充盈不佳,病变上下两端肠曲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在回盲结核,由于盲肠和其邻近回肠有炎症、溃疡,该处往往不显影或显影极差,回肠末段则有钡剂潴留积滞。病变的肠段如能充盈,可因黏膜遭破坏而见皱襞粗乱,肠的边缘轮廓不规则,且由于溃疡,而显锯齿状征象。当病变发展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有时可见肠腔变窄,肠段收缩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丧失,回盲瓣硬化并有盲肠内侧压迹。此外,伴有肠功能紊乱常使钡餐在胃肠道运动加快,于12h内几乎全部排空,小肠有分节现象,并见钡影呈雪花样分布。病变广泛并涉及各段结肠者,其X线征象可酷似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但结肠结核多同时累及回肠末端,病变则以结肠近段为主,下段即使累及,病变较轻。DE均与此病不符。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阴虚证
[多选题]胃癌的癌前变化是指哪些情况
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
残胃炎
胃憩室
解析:胃癌的癌前变化是指哪些情况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憩室、残胃炎。故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