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E
题目: 患儿女性,13岁。在学校升旗时,出现头晕、耳鸣、面色苍白、晕厥数次,前来就诊。既往患儿曾多次在洗澡、站立过程中,出现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及一过性黑矇,平卧10分钟可缓解。查体:体温36.8℃,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平片显示肺纹理稍增粗;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结构正常。直立倾斜试验:平卧位血压110/80mmHg,心率72次/分,倾斜站立20分钟,患儿出现耳鸣、视物不清,血压60/40mmHg,心率55次/分,试验结果为阳性。初步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
解析:儿童发生晕厥,主要是由于在站立时,过多的血液淤积在下肢和腹腔,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量下降,由于患儿体内儿茶酚胺水平高,引起心室强烈收缩,造成“空排效应”,激活了心室后下壁心脏机械受体,导致冲动经C纤维传递到脑干,使迷走神经反射性增强(该反射称为Bezold-Jarish反射),反馈性抑制交感神经,从而导致心脏抑制,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而发生晕厥。大部分患儿在晕厥前有先兆,如头晕、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恶心、多汗等。出现晕厥先兆或发生晕厥时,应立即躺下平卧,以减少血液在肢体远端和腹部的淤积,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升高并稳定血压,增加脑血流灌注量,一般1~3分钟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C、E。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