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抗肌萎缩蛋白病

题目: 患者男,6岁,因“上楼困难1年”来诊。查体:双下肢无力,近端为主,腓肠肌肥大。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孟德尔遗传方式包括( )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多选题]多在活动时发病的脑血管病是
  •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栓塞


  • [多选题]F波正确描述是
  • 波幅不随刺激量变化而变化

    重复刺激时F波波形和潜伏期变异较大

    F波是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M波后的一个晚成分,由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

  • 解析:1F波(F wave)是运动迟发反应,它出现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之后(CMAP,也直接称为M波)。F反应源自于英文足“foot”,因为它首先在足部肌肉记录到。在上肢腕部刺激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出现的潜伏期常为25~32ms。在下肢踝部刺激腓神经和胫神经,F反应出现的潜伏期为45~56ms。2..F波在临床应用价值非常有限,因为它对于病变部位和病因的确定缺乏特异性。通常都认为F波是用来评估神经近端的功能,但实际上它是检查了整条神经。尽管如此,F波能够检测整条神经环路,也可用作内对照来协助判断其他神经的异常。通常有人会认为F反应应在神经根。3.为引出F波,设置与运动传导检测一样,并在周围神经远端刺激。然而,应对EMG机器进行调整以记录F反应。增益设在200uv(因为F波的波幅很低);扫描速度依据所检神经长度的不同调至5~10ms。应确保每次均为超强刺激,刺激器反向使阴极面向神经近端。尽管F波也可以在刺激器置于标准的位置下获得(阴极面向远端),但从理论上来说存在阳极阻滞可能(即阳极下神经处于超极化,阻滞从阴极下神经去极化传导来的动作电位)。注意刺激频率应不快于每两秒1次(0.5 Hz)。这样可避免后一次刺激发生在前一次刺激后的反应期内。故选BDE。

  • [多选题]复合感觉包括
  • 实体觉

    重量觉

    两点辨别觉

    图形觉


  • [多选题]患者的颈部出现横贯性病灶,最可能的临床表现为
  • 四肢感觉障碍

    四肢痉挛性瘫痪


  • [多选题]亨廷顿病可出现的临床症状有( )
  • 舞蹈样不自主运动

    运动迟缓

    精神症状

    痴呆


  • [多选题]关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
  • 所有患者均首选抗胆碱酯酶药物

    其次考虑是否适合胸腺切除治疗

    免疫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血浆置换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服用免疫抑制药期间须监测血常规、肝功能

    危象期首选大剂量甲泼尼龙、血浆置换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 [多选题]临床上癫痫发作的病人,必须具备的特点为
  • 有反复发作

    出现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有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

  • 解析:神经元异常放电是癫痫发病的电生理基础,故E对,癫痫临床表现丰富多样,但都具备以下共同特征:①发作性②短暂性③重复性④刻板性,故AC正确,全身抽搐或双手紧握,下肢僵直及舌咬破或自伤现象都并非所有癫痫类型必须具备的特点。故选AC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麻醉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CDFI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