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3次
题目:男,54岁。发热2周余,体温为37.5~38.2℃。未用抗生素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病史。超生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上有赘生物。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可能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血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依据,凡原因未明的发热、体温持续在1周以上,且原有心脏病者,均应积极反复多次进行血培养,以提高阳性率,若血培养阳性,尚应做药物敏感试验。应该做三次血培养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与食管癌发病因素无关的是
大气污染
解析:本题选E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食管癌发病因素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室观察,一般认为下列因素是主要的:
1.亚硝胺化合物:多年来实验证明诱发食管癌的亚硝胺类有20多种,这些物质存在于某些食物、蔬菜和饮水中。也可在体内和体外形成。如河南省林县等地居民常吃的酸菜中,亚硝盐的含量甚高。
2.霉菌的致癌作用:用霉变食物可诱发大鼠或小鼠食管和前胃的癌前病变或鳞癌,从这些霉变食物中可分离出白地霉、黄霉、根霉及芽枝霉等均能诱发动物肿瘤,这类霉菌与亚硝胺有促癌的协同作用。从我国调查部分食管癌的资料证明,高发区居民比低发区食用发酵和霉变的食物较多,如广东潮汕地区居民常吃的鱼露。
3.微量元素:据调查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人体外环境中钼、锌、铜、镍的含量均偏低。
4.饮食习惯:食物的物理性刺激如热、粗、硬、吸烟、饮酒以及营养缺乏等似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5.遗传易感性:无论在食管癌高发区或低发区均可以找到食管癌的高发家族。说明有明显的家族性聚集现象。但是这种家族聚集现象是出于遗传因素所致抑或出于家族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接受相同的环境致癌因素所致,目前尚无定论。
6.食管的癌变病变:食管慢性炎症、贲门失驰缓症、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疤痕狭窄、白斑病等可能导致癌变。
[单选题]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主要改变是
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
解析: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病变特点是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又称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
[单选题]应当慎重经验使用的抗菌药物,其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最低值是
40%
[单选题]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药物
环磷酰胺
解析:环磷酰胺:为常用的抗肿瘤药,进入体内后,在肝微粒体酶催化下分解释放出磷酰胺氮芥,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此外本品还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故可用于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故选E。
[单选题]说明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标准误
解析:标准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或者说数据的波动大小。标准误用来衡量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标准误越小,表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值越接近,样本对总体越有代表性,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可靠度越大。故选E。
[单选题]初产妇,25岁。妊娠41周,宫缩规律,枕左前位,胎心144次/分,宫口开大3cm,胎头未衔接,最可能符合本产妇实际情况的骨盆测量数值是
骶耻外径17cm
解析:骨盆各径线的正常值是:对角径12.5~13cm,髂棘间径23~26cm,坐骨棘间径10cm,髂嵴间径25~28cm,骶耻外径18~20cm。该产妇胎心正常,宫口开大3cm,胎头未衔接,考虑为骨盆入口狭窄。故可能会测量骶耻外径值偏小,结合选项,选E。
[单选题]癫痫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首选药物是
卡马西平
[单选题]河豚毒素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全身麻痹瘫痪
解析: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死亡。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