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乙醇代谢过程中能被拉氧头孢影响的酶是
  • 正确答案 :C
  • 醛脱氢酶

  • 解析: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 [单选题]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是
  • 正确答案 :E
  • 抑制胆碱酯酶

  • 解析:新斯的明引起副交感兴奋样作用,主要有腺体分泌增加,气管收缩,血压降低,平滑肌收缩及瞳孔收缩。作用机制:①抑制AChE,从而兴奋M、N胆碱受体;②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③直接兴奋N2-受体。

  • [单选题]《药典》规定颗粒剂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
  • 正确答案 :E
  • 6%

  • 解析: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除主药含量与外观外,还包括粒度、干燥失重、水分、融化性以及装量差异等,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6%。

  • [单选题]混悬剂中使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D
  • 反絮凝剂

  • 解析: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悬剂为用以增加分散媒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为润湿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 查看原题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DSA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