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肾小管上皮细胞

题目:含铁血黄素颗粒可见于尿中何种细胞

解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可见数量不等的含铁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滴,此时又称复粒细胞。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细菌感染易出现内毒素血症的是
  • 痢疾志贺菌

  • 解析:本题考查志贺菌属致病机制。志贺菌属各菌株均有强烈的内毒素,由于内毒素的释放一方面可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脱落和溃疡,引起典型脓血便;另一方面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导致发热、意识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

  • [单选题]属于小RNA病毒科的病毒是
  • HAV

  • 解析:HAV的基因组为线性单正链RNA,长约7500bp,形态、大小与肠道病毒相似,直径约27nm,属于小RNA病毒科的病毒。

  • [单选题]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 网织红细胞减少

  •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增生,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加速,出现各种幼稚红细胞。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点彩红细胞是红细胞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变性沉淀而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增多。

  • [单选题]下列何者做PAS染色时红系阳性反应
  • 红白血病

  • 解析:红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幼红细胞PAS呈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且多呈粗大颗粒、块状、环状或弥漫状分布。

  • [单选题]肾移植后尿液细胞学检查可预示排斥反应的指标是
  • 淋巴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 解析: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有7项尿液细胞学改变特征:核退变、红细胞、上皮细胞和白细胞形成混合细胞团块、淋巴细胞、肾小管细胞、管型和背景坏死物。排斥反应至少具备以上5项指征。两项恒定指征为淋巴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预示排斥反应。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 2012年6月26日


  • [单选题]蛋白S(PS)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下列哪一物质
  • 维生素K

  • 解析:PS和PC由肝脏合成,是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物质。

  • [单选题]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 解析: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次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急性型患者以幼稚型增多为主,慢性型患者以颗粒型增多为主,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MPV常增大,BT延长、血小板寿命缩短;血清中有血小板抗体,90%的患者PAIg和(或)PA-C3增高。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针灸学(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中药士(代码:102) 中药师(代码:202)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