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吸收
题目: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是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结合选项分析,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吸收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代谢也称为生物转化;排泄是指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消除包括代谢和排泄过程;综合分析,本题选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属于胺碘酮的禁忌证的是
肾功能异常
解析:本题考查胺碘酮的禁忌证。胺碘酮的禁忌证包括:①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有既往史者。②对碘过敏者。③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和Q-T间期延长者。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于胺碘酮含碘的重量比为40%,怀孕期间使用可以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大,因此,仅在严重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并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时权衡利弊用于妊娠期妇女。胺碘酮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物去乙基胺碘酮仍有生物活性。胺碘酮或去乙基胺碘酮极少经尿或粪排泄,而是基本被储存在体内;其主要消除途径实际上可能是含胺碘酮的上皮细胞逐渐自然脱落。故可用于肾功能不全者而无需调整剂量。故答案选E。
[单选题]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企业,应当经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解析: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药品经营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予以公布。
[单选题]某药1%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23,现今要配制该药液1%滴眼液100ml,为使其等渗加入氯化钠的量是
0.5g
解析:本题考渗透压的调节计算。根据公式w=(0.52-a)/b式中,一是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药物的量(%,g/ml):a是未经调整的药物深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是用以调整等渗的药物1%(g/ml)深液的冰点下降度数。按公式要求本题a=0.23,b=0.58(0.58是1g氯化钠的冰点)即:w=(0.52-0.23)10.58=0.5G
[单选题]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D,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高钙血症
[单选题]下列药物可以抑制组胺和5-羟色胺过敏性反应物质的释放的是
曲尼司特
解析:曲尼司特是一种过敏介质阻滞剂,具有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作用,阻止其脱颗粒,从而抑制组胺和5-羟色胺过敏性反应物质的释放。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多选题]国家对下列哪些医疗器械实行二类管理
避孕套
心电诊断仪器
解析: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材。如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手术显微镜、(中医用)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避孕帽、避孕套、无菌医用手套、睡眠监护系统软件、超声三维系统软件、脉象仪软件等。故选AB。
[单选题]应用雷托那韦等蛋白酶抑制剂后,需要多饮水的主要机制是
防止形成尿道结石或肾结石
解析:在艾滋病联合治疗中,蛋白酶抑制剂中的利托那韦、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安普那韦、洛匹那韦等,多数可引起尿道结石或肾结石,所以在治疗期间应确保足够的水化,为避免结石的发生,宜增加每日进水量,一日须饮水在2000m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