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患者双下肢水肿

题目:患者男性,4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8年,加重1个月”来诊。8年前在外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每日1次,口服),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2次,口服),地高辛片(0.125mg,每日1次,口服),培哚普利片(2mg,每日1次,口服),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口服),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等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及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不嗜烟、酒。1姐患“扩张型心肌病”,母亲患“心脏病(具体不详)”。查体:脉搏90次/分,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精神差,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左侧明显。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可,肺动脉第二心音大于主动脉第二心音,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性质粗糙。肝肋缘下3cm,脐下5cm,质硬,压痛阳性,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脑钠肽前体7700ng/L,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均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成对2次,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成对18次,部分成二、三联律,心率变异性重度减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全心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9%,肺动脉压61mmHg,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胸部X线片示右肺尖部小结节影,心影稍大。诊断:①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Ⅳ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②肺动脉高压;③肺部感染。入院用药:①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每日1次,口服;②呋塞米片20mg,每日2次,静脉注射;③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口服;④培哚普利片2mg,每日1次,口服;⑤曲美他嗪片20mg,每日3次,口服;⑥辅酶Q10注射液10mg,每日3次,口服;⑦地高辛片0.25mg,每日1次,口服;⑧注射用头孢替安2.0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⑨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每日1次,口服。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阿米替林中毒对症治疗常见药物是
  • 毒扁豆碱

  • 解析:阿米替林是三环类抗抑郁药,能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突触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毒理作用表现:①中枢与外围抗胆碱作用;②心脏毒性;③拟交感作用;④组胺Hi受体拮抗作用。临床表现: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躁狂状态、锥体外系反应及自主神经失调症状。②心血管系统症状,血压先升高然后降低,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突然虚脱,甚至猝死。③抗胆碱症状,口干、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发热、便秘、尿潴留等。急救处理:本品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除常规催吐、高锰酸钾洗胃外,常用毒扁豆碱拮抗其抗胆碱作用,静滴普鲁卡因酰胺治疗心律失常。

  • [单选题]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的抗生素为
  • 庆大霉素

  • 解析:庆大霉素在体内不代谢,主要经尿排出,因此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可能引起药物积聚达中毒浓度。故选B

  • [多选题]可使吗啡戒断症状缓解和消失的药物是
  • 可乐定

    纳洛酮

  • 解析:盐酸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对内源、外源性阿片样物质有特异拮抗作用,能阻滞和逆转麻醉镇痛剂所致的呼吸抑制及中枢抑制作用,并能促使血压回升。与吗啡成瘾及戒断症状有直接联系的是蓝斑核,该核由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组成,且有阿片受体密集;吗啡或脑啡肽均可抑制蓝斑核放电,当动物对吗啡耐受或成瘾后,该核放电也出现耐受,一旦停用吗啡,则放电加速,同时出现戒断症状,提示戒断症状与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动增强有关。据报道,能抑制蓝斑核放电的可乐定可缓解吗啡戒断症状。

  • [单选题]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
  • 火邪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乳腺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