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出生时上部量大于下部量,中点在脐上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年龄×7+70 第1年头部生长最快,躯干次之 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

题目:关于小儿身长发育,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解析:1)随着青春期的结束而下肢终止生长.而脊椎骨的生长时间仍将 继续。因此E选项错误;2)出生时上部量大于下部量,中点在脐上。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3)2~12岁身长计算公式:年龄×7+70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属于常用抢救技术的有
  • 吸氧

    静脉输液


  • [多选题]灌肠疗法适用于
  • 肠套叠患儿病程在48小时以内

    患儿全身情况良好

    患儿无腹胀、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解析: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凡是病程在48小时内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无明显腹胀者均可以灌肠疗法治疗。一般采用空气或钡剂灌肠。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忌使用。手术疗法晚期病情比较严重,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疗法。术前应作好准备包括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抗生素退热及输血等,故选A、B、E。

  • [多选题]流行病学诊断所具有的综合性指标包括
  • 死亡率

    发病率

    伤残率

    不适

    不满意

  • 解析:流行病学诊断所具有的综合性指标包括死亡率、发病率、伤残率、不适、不满意。故选ABCDE。

  • [多选题]控制主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 偏差测量机构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是
  • 感染

    电解质紊乱

    血栓形成

  • 解析:,1)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主要为感染!。而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的感染和肺部感染,甚至会有蜂窝织炎.2)其次是电解质紊乱,可出现低钠,低钾和低钙血症,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就是低钠血症及低血容量休克. 3)再次是血栓形成: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多见,典型表现为突发腰痛,血尿甚至肉眼血尿,两侧下肢不对称肿胀和活动障碍,少尿甚至发生4).最为严重的是并发症就是急性急性肾衰竭

  • [多选题]儿科护士的角色是
  • 直接护理者

    患儿的代言人

    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

    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

    保健活动的合作与协调者

  • 解析:儿科护士的角色1.直接护理者。2.患儿的代言人。3.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4.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5.合作与协调者。

  • [多选题]婴幼儿患心力衰竭时,常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 肺部啰音

    多汗,喂养困难

    呼吸急促

    肝肿大

  • 解析:临床上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由4部分组成:心功能障碍,运动耐力减低,肺体循环充血,以及后期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是构成心力衰竭的必备条件,其他三部分是心功能不全代偿机制的临床表现。早期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等进行代偿,当排血量以满足机体需要只有心功能障碍,尚无心衰征象,称心功能代偿期。在此期间,病情进展则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患儿呼吸急促、表浅、咳嗽及口周青紫,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

  • [多选题]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 )
  • 堵塞血管,影响局部血供不足

    刺激组织而产生炎性感染或形成肿块

    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

  • 解析: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直径可达50-300μm,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过程。输液微粒污染对机体的危害包括:1、直接阻塞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使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2、红细胞凝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5、微粒刺激组织而产生炎症或形成肿块。故选ACD。

  • [多选题]新护士岗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适应组织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熟悉部门和岗位工作人员环境

    学习胜任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学习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运转程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