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慢性胰腺炎,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 年龄>40岁,近期出现餐后上腹不适,伴轻泻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题目:胰腺癌高危人群有
解析:胰腺癌的高危人群:1.40岁以上,不明原因上腹部隐痛不适伴腰背痛(排除胃及胆道疾病),伴短期内体重减轻者;2.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或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者;3.反复慢性胰腺炎患者;4.有10年以上2型糖尿病的患者,或老年患者初发糖尿病,但无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却很快产生胰岛素抵抗;5. 家族中有胰腺癌、遗传性胰腺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如乳腺癌、卵巢癌等)者。C错在不是2型而是糖尿病10年以上。E没涉及。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是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解析:(1)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缺乏规律性的上腹痛,多以上腹饱胀、不适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少数患者的胸骨后及腰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老年溃疡的发病部位高,老年人胃体部以上溃疡发生率较高(42.39%),高于胃角、胃窦部、幽门管部,提示老年消化性溃疡好发于高位的特点。 (3)溃疡的大小:老年溃疡中巨大溃疡明显增多,所谓巨型溃疡是指胃溃疡面直径>3cm,球溃疡面直径>2cm为巨型溃疡,发生巨型溃疡机制尚不清楚,确诊以内镜和病理检查可靠。(4)并发症高: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并发症,占43%,而且常有再出血;穿孔占8%,死亡率高,应给予足够重视;幽门梗阻占10%。(5)复发率高,愈合缓慢。
[多选题]可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有( )
药物
幽门螺杆菌
应激
病毒
乙醇
解析:可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有药物、幽门螺杆菌、应激、病毒、乙醇。故选:ABCDE。
[多选题]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的因素有
副交感神经兴奋
胃窦部黏膜接触蛋白质分解物
胃窦部潴留
胃窦部膨胀
解析:(1)神经和旁分泌调节:促使胃酸分泌的神经兴奋作用通过胆碱能神经元,影响胃粘膜内SS细胞,使生长抑素分泌减少,间接抑制酸分泌。非胆碱能神经元的神经介质蛙皮素兴奋可引起生长抑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胃酸分泌减少。生长抑素分泌尚受胃内酸化的影响,胃酸增高时,反馈性促进生长抑素分泌增加,进而抑制酸分泌。 (2)激素调节:胃泌素是胃酸分泌的主要兴奋性激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蛋白质,尤其是部分消化蛋白,能兴奋胆碱能和非胆碱能神经元,促进胃泌素分泌,抑制生长抑素分泌。氨基酸尤其是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尚能直接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Gastrin)和胃窦部滞留胃运动障碍可使食物在胃窦部滞留,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促进胃酸分泌,结果引起胃溃疡,这是部分胃溃疡发病机理之一。E胃排空减慢故错误。余正确。
[多选题]下列哪些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
血糖多数为16.7~33.3mmol/L(300~600mg/dl)
血酮体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
碱剩余负值增大
阴离子间隙增大,与碳酸氢盐降低大致相等
解析:血液检查:(1)血糖:血糖增高,多数为16.65~27.76mmol/L(300~500mg),有时可达36.1~55.5mmol/L(600~1000mg)或以上,血糖>36.1mmol/L时常可伴有高渗性昏迷。(2)血酮:定性常强阳性。但由于血中的酮体常以β-羟丁酸为主,其血浓度是乙酰乙酸3~30倍,并与NADH/NAD的比值相平行,如血以β-羟丁酸为主而定性试验阴性时,应进一步作特异性酶试验,直接测定β-羟丁酸水平。DKA时,血酮体定量一般在5mmoL/L(50mg)以上,有时可达30mmol/L,大于5mmol。(3)血气分析碱剩余增大,缓冲碱明显减低(<45mmol/L=,SB及BB亦降低。(4)阴离子间隙:DKA时,由于酮体增加,中和HCO3-,阴离子间隙增大。
[多选题]患者男,25岁,腹泻3d,为糊状便,可见脓、血。伴下腹痛、发热。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查体:腹软,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粪常规检查
粪致病菌培养
解析: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