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心源性休克和急性肾衰竭
题目:多巴胺的临床应用是
解析:多巴胺的临床应用:①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包括心源性、感染性、出血性休克等,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的病人更合适;②急性肾衰竭,常与强效利尿剂合用。氯丙嗪与哌替啶、异丙嗪配成人工冬眠合剂用于严重感染、严重中毒、休克及高热患者,有利于机体度过缺氧、缺能的危重期,为其他治疗措施的应用赢得时间。在物理降温的配合下,氯丙嗪可用于低温麻醉。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地调查2000名65岁以上胃溃疡病患者出血率为40%,而一般胃溃疡患者出血率为20%,欲判断65岁以上胃溃疡病患者出血者出血率是否高于一般患者,可进行( )
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查
解析:t检验可以分为两种: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配对样本的t检验,一般来讲t检验是用来检验连续型变量两样本间均数是否有差异的方法.
[单选题]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血钙低于2mmol/L常提示
病情严重
解析: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出于大量脂肪组织坏死分解出脂肪酸,与钙结合成脂肪钙,大量消耗钙,引起低血钙,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
[单选题]通过内心信念来实现的医德是
自我评价
解析:医德评价有三种评价方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内心信念是一种自我评价方式,是一种主观评价力量。
[单选题]男性,60岁,肝硬化失代偿期,进行血生化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是
胆红素降低
解析:肝硬化失代偿期转氨酶、胆红素是升高的。
【该题针对“肝硬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2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
肌肉血肿
解析:一般起病隐袭,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及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紫癜及淤斑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但常见于下肢及上肢远端。ITP患者的出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在20~50×10/L之间轻度外伤即可引起出血,少数为自发性出血,如淤斑、淤点等,血小板数小于20×10/L,有严重出血的危险,血小板数小于10×10/L,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查体通常无脾大,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脾大,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所致。肌肉血肿较少出现
[单选题]男孩,2岁。因颜面及四肢凹陷性水肿1周来诊。查体:BP85/55mmHg,尿蛋白(+++),RBC1~2/HP,血浆总蛋白40g/L,白蛋白20g/L,胆固醇6.2mmol/L,尿素氮5.5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解析:患者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凹陷性水肿为主要表现,具有典型的"三高一低"特点,考虑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可能性大。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
解析: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特点如下: 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常以高热、感染、出血为主要表现,缓慢者以贫血、皮肤紫癜、拔牙后出血起病。
(一)贫血
常为首发表现,进行性加重。
(二)发热
白血病本身虽然可以发热,但是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三)出血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M3易并发DIC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颅内出血是常见死亡原因。
(四)器官和组织侵润的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多见于ALL。
2.骨和关节疼痛和压痛,常有胸骨中下段压痛。
3.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见于粒细胞白血病。
4.齿龈和皮肤浸润以M4和M5多见。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多见于ALL,常为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6.睾丸浸润多见于ALL,为仅次于CNS-L的髓外复发根源。
[单选题]低渗性脱水危及患儿生命的常见情况是
低血容量性休克
解析:水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换使循环容量更少,早期无口渴,常发生休克,程度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