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产气荚膜梭菌

题目:血平板上能形成双溶血环的细菌是

解析:多数产气荚膜梭菌株在血平板上可产生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是由于θ毒素的作用,外环不完全溶血是由于α毒素的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鉴别试验常用
  • O/129敏感试验

  • 解析:邻单胞菌属的肌醇试验阳性、O/129敏感可与气单胞菌鉴别,在TCBS平板上不生长以及在不含盐胨水中生长可与弧菌属鉴别。

  • [单选题]不能产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
  • 可溶性抗原

  • 解析:细菌、螺旋体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他们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要区别是
  • 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多少

  • 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多数病历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有少数增生正常或减低,伴明显病态造血。与急性白血病的重要区别是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多少,急性白血病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明显多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单选题]目前为预防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理想的红细胞制剂是
  • 少白细胞红细胞

  • 解析:引起输血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白细胞抗原的抗体,因此用少白细胞红细胞可以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单选题]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主要是
  • 柯萨奇病毒

  • 解析: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发生鼻塞、咽炎、流涎等前驱症状,且常有疱疹性咽炎性发疹,可持续1~10天,在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为2~5mm大小的斑疹或丘疹,主要分布于面部及躯干(但决不见于臀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眼科(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初级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