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题目: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剂型的基本概念,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故本题答案应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呈现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因素"主要是
  • 药理作用

    药品中杂质

    药物相互作用

    制剂用辅料及附加剂

  • 解析:本题考查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因素。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因素包括:药理作用如作用广泛,选择性低,治疗作用以外的就是副作用;药品中杂质如青霉素原料中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素聚合物等;药物相互作用如氨基糖苷类合用利尿剂导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赋形剂、溶剂和染色剂等附加剂的影响如"亮甲菌素"中的二甘醇。理化性质、副产物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如青霉素中的青霉烯酸等致敏;给药途径、时辰、间隔、剂量、配伍、减量和停用等属于"给药方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应选ABCD。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寻常痤疮的病因
  • 青春期雄激素增高

    毛囊口角化,角栓形成

    在厌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

    遗传、精神紧张、内分泌障碍、高脂肪饮食等

  • 解析:痤疮多自青春期发病,男、女两性各在15或12岁开始出现,到20多岁才逐渐停止,少数人可延迟至30多岁,因此常冠以"青春痘"之称。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其病因一是由于青春期雄激素增高,皮脂分泌旺盛,刺激皮脂腺产生皮脂聚集在毛囊内;二是在厌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而引起炎症,或淤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三是毛囊口角化,角栓形成,皮脂潴留成为痤疮。女性在月经期加重,妊娠期则好转。

  • [单选题]医疗机构门诊为一般患者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片剂,每张处方用量要求为
  • 不超过7日常用量

  • 解析:解析:为门(急)诊一般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注意区分门诊和住院患者。

  • [单选题]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属于单酰胺类的抗菌药物是
  • 氨曲南


  • [单选题]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 )
  • Css(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 [单选题]ADR与用药时间的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的该药ADR不相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ADR因果关系可评定为
  • 可能无关

  • 解析:因此,"ADR与用药时间的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的该药ADR不相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ADR因果关系评定为可能无关(D)

  •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护理学(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