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痞块

题目:下列病证不可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解析: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逐体内积滞和积水,并解除实热壅结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谓病位在中下焦之有形者,可以因势利导,逐引邪气从前后二阴出之。故而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痰浊、宿食、瘀血、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饮食、水湿、痰浊、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瘀、涤痰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温下适用于寒积冷凝,胃肠冷积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之大便秘结;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攻瘀适用于蓄血在下证,或干血内结证;涤痰适用于体内痰饮内积证。下法易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故下之亦以邪去为度,不可过量或久用。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禁用,年老体弱者,或脾胃虚弱者,以及妇人经期、妊娠期等,皆应慎用或忌用。此外,导泻时排钾较多,故低血钾者慎用,用时须输液补钾。故此题应选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味药物具有涩肠、敛肺、宁心安神作用
  • 五味子

  • 解析:五味子酸,温,能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 [单选题]成书于清代的本草是
  • 《本草纲目拾遗》

  • 解析:《本草纲目拾遗》是清代赵学敏编撰的,此书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故选C。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主管药师(代码:366)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