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 载体材料包括水溶性、难溶性和肠溶性三类 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题目:关于固体分散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解析:固体分散体的特点:①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使液态药物固体化;②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水溶性载体中,可加快药物的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③采用难溶性载体可达到缓释作用;④采用肠溶性载体可以控制药物仅在肠中释放;⑤固体分散体不稳定,久贮会发生老化现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受体占领学说不能解释以下哪种现象
药物产生最大效应不一定占领全部受体
解析:药物必须占领受体才能发挥作用,药物的效应不仅与被占领的受体数量呈正比,也与药物-受体之间的亲和力和药物的内在活性相关。药物效能大的药物只需要占领少部分受体,即可产生最大效应,并不需要占领全部受体。
[单选题]根据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对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调查评估的主体是
药品生产企业
解析:对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调查的主体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和使用单位应当配合调查。
[单选题]荨麻疹大多数属于
Ⅰ型变态反应
解析:荨麻疹多与变态(过敏)反应有关,大多数属于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少数属于Ⅱ型(细胞毒性)、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反应,但通常所说的荨麻疹为Ⅰ型过敏反应。另外变态反应是分为4型的,E选项是干扰选项。
[单选题]一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有青霉素过敏史;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敏感;患者以头孢哌酮皮试的结果为阳性,不能应用。医师咨询药师后以头孢曲松钠皮试,结果为阴性,给药几日后症状消失。此案例的临床用药实践与理论依据是
各种头孢菌素无共同抗原决定簇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医师用药咨询的合理用药信息。此题的情景是同一患者头孢哌酮皮试阳性、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究其原因可能是药品纯度不同(B)、附加剂不同(C)、抗菌谱不同(D)、无共同抗原决定簇(E)四者。A(患者进行皮试的状况不同)可直接排除,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与患者的非致敏状况无关。因此,解此题宜用排除法:合格药品的纯度符合质量标准,限量内的微量杂质一般不会出现抗原性,排除B;合格药品的附加剂也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排除C;抗菌谱不同与抗原性几乎无关,排除D;由此推断正确答案是E。亦可采用直接法:众所周知,鉴于头孢菌素类的化学结构特性,应用之前必须做皮试过敏试验;既然两种头孢菌素类药品对同一患者的皮试结果不同,必然是两者的化学结构有差异,即无共同抗原决定簇。
[单选题]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使DNA断裂的抗疟药是
氯喹
解析:经氯喹作用,疟原虫的核碎裂,细胞浆出现空泡,疟色素聚成团块。已经知道氯喹并不能直接杀死疟原虫,但能干扰它的繁殖。本品与核蛋白有较强的结合力,通过喹啉环上带负电的7-氯基与DNA的鸟嘌呤上的2-氨基接近,使氯喹插入到DNA的双股螺旋之间。氯喹与DNA形成复合物,从而阻止DNA的复制与RNA转录。氯喹还能抑制磷酸掺入疟原虫的DNA与RNA,由于核酸的合成减少,而干扰疟原虫的繁殖。
[多选题]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
利用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
提高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
利用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预防或治疗合并症或多种疾病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1)利用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阿司匹林片、复方降压片等。(2)提高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联用。(3)利用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用吗啡镇痛时常与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吗啡对中枢的抑制及对胆道、输尿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或多种疾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E。
[单选题]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应报告该药品的
所有的药品不良反应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应当报告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多选题]临床上选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有
拉米去定
α-干扰素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解析:目前抗乙肝的核苷酸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