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红细胞生成减少即造血不良性贫血 红细胞过度破坏即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题目: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

解析:贫血发病机制包括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和失血性贫血。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淋巴瘤确诊的依据是
  • 淋巴结的穿刺印片的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的穿刺切片的病理学检查

    肿块的穿刺切片的病理学检查

    肿块的穿刺涂片的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的穿刺涂片的病理学检查


  • [单选题]诊断戈谢病的"金标准"是
  • 外周血白细胞或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物测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


  • [单选题]恶性组织细胞病的首发及常见症状是
  • 发热


  • [单选题]纤溶系统不包括
  • 纤维蛋白原


  • [单选题]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原因的是
  • 组织铁储量减少

  • 解析: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组铁利用障碍性疾病。特征为骨髓中出现大量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红细胞无效生成,组织铁储量过多和外周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利用不良,血红素合成障碍和红细胞无效生成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环节。与血红素合成有关的各种酶和辅酶的缺乏,活性减低和活性受阻是本病的发病机制。

  • [多选题]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抗生素类药物有
  • 恩环类抗生素

    氯霉素

    磺胺类

  • 解析: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抗生素类药物有:苯妥英钠、三甲双酮、奋乃静、氯丙嗪、扑热息痛、消炎痛、羟保泰松、安替比林、双氢氯噻嗪(一时性)、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一时性严重减少)、氯噻嗪、速尿、利尿酸、氯噻酮、华法令、甲亢平、甲碘丁脲(一时性)、维生素A、氨苄青霉素、二甲氧苯青霉素钠、青霉素、羟苄青霉素(一时性)、先锋霉素щ、先锋霉素I(N减少、少见总数减少)、强力霉素、四环素(一时性)、氯霉素(毒性作用或至再障),灰黄霉素(可减少到20%伴总数降低)、利福平、异烟肼、氨基水杨酸、乙醇、瘤可宁(严重减少N)、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硫秋水仙碱(N减少,淋巴细胞增加)。

  • [单选题]“患者准备”是
  • 检验前程序内容

  • 解析: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程序,按时间顺序,该阶段始于来自临床医师的申请,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

  • [多选题]关于NHL的预后叙述正确的是
  • 结外病变两处以上者预后差

    肿块最大径大于10cm者预后差

    LDH大于500U/L者预后差

    有B组症状者预后较差


  • [单选题]当骨髓象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为1:1时,可判定骨髓增生程度为
  • 增生极度活跃

  • 解析: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低下、增生极度低下,其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分别为1:1、1:10、1:20、1:50、1:200。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变态反应(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儿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