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医疗作风

题目:中国古代医家强调医生要"正己正物",指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病证出现往来寒热,发有定时的是
  • 疟疾


  • [单选题]主治肾虚阳痿及虚寒便秘的药物是
  • 硫黄

  • 解析:硫黄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应用:   1.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   2.内服治阳痿、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 [单选题]某病人,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所以对医生有意见,诊治医生在对病人作解释时,以下哪一点是不当的
  • 医生权力有限

  • 解析:(一)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1.对症用药,剂量适宜   2.合理配伍   3.节约费用   4.严守法规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黄疸热重于湿证的特点
  • 头重身困


  • [单选题]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的功效是
  • 清热燥湿

  • 解析: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苦泄——通泄大便,治疗便秘。   降泄气逆,治疗咳喘、呕吐等。   清泄火热,治疗火热证。   ②苦燥——燥湿作用,治疗湿证。如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

  • [单选题]牡蛎泽泻散的治法是
  • 逐水清热,软坚散结


  • [单选题]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消滞除满

  • 解析:【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 [单选题]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 血余炭

  • 解析: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血余炭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

  •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疼痛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护士资格证考试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超声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