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薄荷醇

题目:在植物体内由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的化合物是

解析:甲戊二羟酸途径是合成萜类和甾体的生物合成途径,其中薄荷醇属于单萜,而茜草素和大黄素属于醌类,芸香苷属于黄酮,麻黄碱属于生物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软膏基质中,药物吸收最好的是
  • 乳剂基质

  • 解析:答案:C。(1)皮肤条件(2)药物性质(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①基质的组成、类型和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穿透和吸收。一般认为药物的吸收在乳剂型基质中最好,吸水性软膏基质(如凡士林加羊毛脂、硅酮、豚脂)次之,烃类基质最差。若基质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似,则有利于某些药物透过皮肤。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对药物的释放较快,但对药物的穿透作用影响不大,制成的软膏较难透皮吸收。   ②基质的pH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当基质pH值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药物的分子型浓度显著增加而利于吸收。③添加透皮促进剂如氮酮等能增加药物的穿透性,有利于吸收。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例如油脂性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 [单选题]大黄止血的有效成分是
  • α-儿茶素和没食子酸

  • 解析:答案:C

  • [单选题]某女婴,1岁,因饮食太多而出现腹泻,舌苔厚腻微黄,脉滑,宜选用
  • 保和丸

  • 解析:答案:A。保和丸 主治食积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恶,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微黄,脉滑。

  • [单选题]性善下走,能引血下行的药物是
  • 牛膝

  • 解析:牛膝苦酸,性平下行,能引血引火下行,治血热上涌、阴虚火旺或肝阳上亢所致诸证。

  • [单选题]药物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及适宜辅料混匀后,涂布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外用贴膏剂
  • 巴布剂

  • 解析:答案:D。巴布膏剂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得的外用剂型。

  • [单选题]常用于提取强心苷的溶剂是
  • 70%~80%乙醇

  • 解析:强心苷多为低聚糖苷,少数为双糖或单糖苷,又因为有去氧糖的存在,使得强心苷有亲水性、弱亲脂性和亲脂性之分,但均能溶于甲醇、乙醇中,用70%~80%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高,且能使酶失活。

  • [单选题]正确论述了混悬性液体药剂的是
  • 混悬性液体药剂也包括难溶性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分散成液体的药剂

  • 解析:答案:C。混悬液型药剂存在着热力学聚结、动力学沉降的不稳定性,其动力学沉降符合Stoke’s定律。适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有:难溶性药物或药物使用剂量超过其溶解度但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使用;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微粒;欲使药物发挥长效作用者,为安全用药,毒性药物或小剂量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使用。混悬液服用前应摇匀以确保服用剂量的准确。

  • [单选题]下列与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相关的体外参数是
  • 溶出度

  • 解析:答案:B。溶出度测定的目的:1.研究制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和制备工艺技术对药物溶出度的影响;2.研究不同晶型、不同颗粒大小的药物与溶出速度的关系;3.研究制剂中的辅料和制剂配方对药物溶出度的影响;4.寻找制剂在临床上使用无效或疗效不理想的原因;5.比较药物在不同剂型中的溶出度,作为选择或改变药物剂型的依据;6.比较药物或重要有效成分的各种酯类、盐类的溶出度;7.探索制剂体外释放度与体内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系

  • 推荐下载科目: 护理学(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