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本草纲目拾遗》
题目:赵学敏所著的是
解析:《本草纲目拾遗》,古代中医药学著作。赵学敏编著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还有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臭草等。本书除拾《本草纲目》之遗以外,并对《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答案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治疗虚劳阴虚证,宜选用的方剂是
沙参麦冬汤
解析:阴虚[症状]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法]养阴生津[方剂应用]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桑叶、天花粉、白扁豆、甘草)。[中成药选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河车大造丸。答案选E
[单选题]有效成分不耐热,不宜入煎剂的是
雷丸
解析:雷丸来源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胃、大肠经。本品苦寒泄降,并有小毒,入胃与大肠经。既善驱杀绦虫,又能驱杀蛔、蛲、钩虫等,为治虫积腹痛特别是绦虫病之佳品。此外,还能消积,治小儿疳积。功效为杀虫,消积。用法用量 内服: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或入丸剂,每次5-7g(驱杀绦虫每次12~18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连服3天。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服。其杀虫成分为蛋白酶,受热(60℃左右)或酸作用下易被破坏失效,而在碱性环境中使用则作用最强,故入煎剂无驱绦虫作用。答案选E
[多选题]紧脉的主病是
寒证
痛证
宿食
解析:紧脉脉象为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主病:主寒证、痛证、宿食。故此题应选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