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不能自我更新

题目:对B-1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孕妇不宜用的H1受体阻断药是
  • 美克咯嗪


  • [单选题]给高热患者酒精擦浴是为了增加
  • 蒸发散热

  • 解析:酒精的沸点较低,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挥发,在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中会带走机体表面的热量,和出汗蒸发散热本质相同。 传导:物体的热能直接传给与其相接触的物体的热交换方式。 蒸发:液体表面缓慢转为气体的现象。 对流: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进行热交换的方式。 辐射:一切物体表面都能以热射线的形式向周围散发热能。 在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只有蒸发散热发挥作用。在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对人体有散热意义。即使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水分也不断从皮肤(和呼吸道)渗出而被蒸发,这种蒸发被称为不感蒸发。

  • [单选题]将SKF-525A给予实验动物后,发现苯转变为苯酚速率明显减慢,说明该物质抑制
  • 混合功能氧化酶

  • 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生物转化及影响因素。

  • [单选题]广西某县城居民以玉米为主食,2009年秋天突然有10余人患肝病,表现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以后出现腹水、水肿,幸好抢救及时,未发生死亡。经医生诊断排除传染性肝炎,分析原因最可能是
  • 玉米被AF污染

  • 解析:从题干可知,突然有10余人发病,且症状相似,应该考虑是因为共同食用了某种食品污染物所致。该县城居民以玉米为主食,是黄曲霉毒素(AF)最容易污染的粮食,所以应首先想到是否粮食被AF污染。再看AF的毒性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甚至可以引起肝癌,本案件中患病居民均为肝病症状,医生又除外了传染性肝炎,更支持是由玉米污染AF所致。所以,正确答案是B,其他选项中的污染物均不是特异性引起肝病症状,为干扰项。

  • [单选题]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 H抗原

  • 解析: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后来进一步发现4种血型的红细胞上都含有H抗原,O型的红细胞上也含有H抗原。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是H物质的抗原性很弱,因此血清中一般都没有抗H抗体。利用抗血清作细致的检测可以发现,A型还可再区分为A1、和A2亚型。在A1亚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而A2型红细胞上仅含有A抗原。相应的在A1型血清中只有抗B凝集素,而A2型血清中除抗B凝集素之外,还含有抗A1凝集素。因此当将A1型的血液输给A2型的人时,血清中的抗A1凝集素可能与A1型的人红细胞上的A1抗原结合产生凝集反应。

  • [单选题]研究某药的抗贫血作用,8名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g%)变化如下:-1.5、2.0、0.5、3.0、1.5、2.5、3.0、-1,用药后血红蛋白平均提高的克数是
  • 1.25


  • [单选题]是儿童少年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受营养状况波动较大
  • 体重


  • [单选题]一般来说,一个基本的统计表其标题、标目和线条的数量为
  • 1、2、3


  • [单选题]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 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

  • 解析: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泌尿外科(正高) 儿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初级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