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足厥阴肝经

题目:循行于内踝尖上八寸以下胫骨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

解析: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大剂量使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入汤剂常用量3~6g的药物是
  • 关木通

  • 解析:关木通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大量使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人汤剂3~6g。

  • [单选题]某女,18岁。因高考将至,用脑过度,致夜晚难以入睡,睡后易醒,不易再睡。伴记忆力减退,心悸,纳呆,腹胀,便溏。此属( )
  • 心脾两虚

  • 解析:心气虚 心悸、胸闷、气短 气虚脾气虚 纳呆腹胀,食后尤甚,便溏肢倦,食少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 浮肿或消瘦,舌淡或胖嫩有齿痕,苔白润,脉缓弱或沉细弱或虚大

  • [单选题]治疗肠梗阻气滞血瘀证,应首选
  • 桃仁承气汤

  • 解析:肠梗阻的中医证型有:1气滞血瘀证宜行气活血,通腑攻下,桃仁承气汤加减。2肠腑热结证宜活血清热,通里攻下,复方大承气汤加减。3肠腑寒凝证宜温中散寒,通里攻下,温脾汤加减。4水结湿阻证宦理气通下,攻逐水饮,甘遂通结汤加减。⑤虫积阻滞证宜消导积滞,驱蛔杀虫,驱蛔承气汤加减。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真寒假热证临床表现的是( )
  • 咽痛而不红肿

  • 解析:真寒假热证:指阴寒内盛而外见热象的证候[1]。即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以烦热口干,面红如妆,躁扰不宁,而兼胸腹不温,下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清冷,舌淡苔白,脉沉弦,或浮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单选题]女,28岁,身热,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心烦口黏,苔薄黄腻,脉濡数,治宜选用
  • 新加香薷饮


  • [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是
  • 《伤寒九十论》

  • 解析: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

  • [单选题]治疗气滞腹痛的主方是
  • 柴胡疏肝散


  • [单选题]“治痿者独取阳明”出自
  • 《素问·痿论篇》

  • 解析:《素问·痿论篇》所言“治痿者独取阳明”,是指补脾胃、清胃火、去湿热。另一方面朱丹溪用“泻南方、补北方”,是从清内热、滋肾阴方面,达到金水相生、滋润五脏的另一种方法。总的治法正如《医学心悟·痿》所云:“不外补中祛湿、养阴清热而已。”

  • [单选题]患者肢体揍软,身体困重,足胫热气上腾,发热,胸痞脘闷,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 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 解析:身困重、胸痞脘闷-湿,热气上腾、苔黄、脉数-热,故治法选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 推荐下载科目: 重症医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营养(士)(代码:108)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中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