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肺痨

题目:隔蒜灸用于治疗

解析: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据《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当用
  • 泄热之法


  • [单选题]车前子、旋覆花入汤剂宜
  • 布包煎

  • 解析: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 [单选题]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恶心呕吐

  • 解析:寒热 重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png]

  • [单选题]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宜用的治疗方药是
  • 防己黄芪汤

  • 解析:本证属风湿在表,气虚不固。脉浮主表,身重主湿,脉浮与身重并见,说明风湿伤于肌表;汗出恶风,一是气虚卫表不固,汗出卫阳更伤,二是风性疏泄,风易行而湿黏滞,故汗出湿不解。故治以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祛风除湿。

  • [单选题]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最佳配伍是
  • 乳香、没药


  • [单选题]妇人有癥积而漏下不止当用
  • 桂枝茯苓丸

  • 解析:桂枝茯苓丸证 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病因病机:素有癥病为患,导致血瘀气滞,经水异常,渐至停经;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则漏下不止。 证候:妇人小腹包块疼痛拒按,下血色晦暗而有瘀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辨证:瘀血阻滞,寒痰(湿)凝滞。 治则:祛瘀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消癥;血不利易为水,茯苓利水以和血脉;炼蜜和丸,调和药性,起渐消缓散之功。

  • [单选题]以下是合谷穴定位的是
  •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解析:.合谷 原穴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 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