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心理因素
题目:与痛感觉和痛反应最密切的因素是( )。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位PhD学生前来提问,她想知道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纤维肌痛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什么作用。你告诉她()
B和D
解析:A和D: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由其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和成瘾性中的病理作用而被熟知。现在也已有有力的证据证实多巴胺在不安腿综合征中的作用,后者是纤维肌痛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此外,多巴胺在疼痛的感知和自然镇痛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常常抱怨肌肉骨骼痛,其特征是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多巴胺的水平急剧降低。而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源于产生多巴胺神经元的过度活动,他们通常对疼痛相对不敏感。有趣的是,不安腿综合征的患者通常对静态的机械性刺激表现为痛觉过敏。纤维肌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因其患者的压力性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且事件发生后经常恶化。因此,研究者经常假设纤维肌痛可能代表一种以中枢低多巴胺水平为特征的疾病,其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和暴露于环境压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包括心理社会压力、物理创伤、全身性病毒感染或者炎症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基于三个关节的发现:①纤维肌痛与压力相关;②慢性暴露于压力可导致多巴胺先关的神经递质紊乱;③多巴胺在调节疼痛感知和诸如基底神经节区域的中枢镇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区域包括伏隔核、岛叶皮质、前扣带皮质、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脊髓有研究报道,通过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研究者发现纤维肌痛患者的几个脑部区域的多巴胺的合成明显减少,这些区域内多巴胺在抑制疼痛识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区域包括中脑、丘脑、岛叶皮质和前扣带皮质,这一发现也支持“纤维肌痛的多巴胺理论”。其后的一项PET研究显示,当紧张性的实验性疼痛刺激(也就是说将高渗盐水注射入肌内)作用于健康个体时,其体内即释放多巴胺进入尾状核和壳核,而纤维肌痛的患者受到疼痛刺激后体内并不释放多巴胺,事实上在一些患者,疼痛刺激期间其体内多巴胺的水平反而有所降低。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有相当多纤维肌痛亚型的患者对普拉克索的反应良好,后者是一种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可选择性激动多巴胺D2/D3受体,且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不安腿综合征。
B.纤维肌痛患者血清和CSF内色氨酸水平较低,这些患者血清5羟色胺的水平亦较低。5羟基色氨酸是色氨酸和5羟色胺的中间产物,而5羟吲哚乙酸是5羟色胺的代谢副产物,它们在纤维肌痛患者的血清内的水平均偏低。纤维肌痛患者尿液内的5羟吲哚乙酸的分泌量也较正常人为低,女性健康者较男性健康低,且女性纤维肌痛患者较女性健康者低。
C.纤维肌痛患者压痛点的数量与其血清5羟色胺的浓度直接相关。
[多选题]属于理气剂的是( )
越鞠丸
柴胡疏肝散
[单选题]老年患者在疼痛管理中,进行运动疗法的一项重要目标是()
有尊严并独立的活着
解析:对于饱受疼痛折磨的老年患者来说,康复治疗是整个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疼痛和提高功能的过程中,康复治疗使得老年患者能够增强自尊,生活自理。与之相反,对于65岁以下年龄群的患者,康复的主要目标是使其能够回归工作岗位,自给自足。在罹患慢性疼痛的老年患者中,康复治疗的首要途径包括接受并适应躯体、精神或社会技能的缺失,而上述他们所失去的一切可能是他们曾认为很重要的。
[单选题]下列对美沙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不适用于慢性疼痛
解析:美沙酮属脂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舌下或直肠用药吸收良好。也应注意药物蓄积中毒的风险。美沙酮对呼吸中枢有明显而较长的抑制作用。美沙酮在临床可作为强阿片类药物使用,由于口服用药后需30~60分钟产生镇痛效应,故特别适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不适用于急性暴发性疼痛。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头晕、乏力、心悸2天入院。入院时检查:贫血外貌,Hb50g/L,患者既往有多次输血史,1个月前在输血过程中曾出现发热反应,体温达39.5℃,经对症处理缓解。此次给予输血治疗,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洗涤红细胞
解析:患者既往多次输血史,并出现发热反应,考虑原因为免疫反应所致,因此选用洗涤红细胞。
[多选题]下列方剂中,可用来治疗月经先期的是( )
补中益气汤
清经散
两地汤
丹栀逍遥散
[多选题]脊髓刺激()
应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综合征早期应用
被证实对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有效
被用于周围血管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
解析:根据2008年的综述,应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程早期考虑行SCS,而且SCS失败时应考虑周围神经刺激。SCS对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有效率约为50%,而对于周边血管疾病和缺血疾病的效果则更好一些。尽管门控理论经常被认为是SCS的作用机制,有许多文献显示单单该机制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作用机制。根据2002年的综述,目前文献提出的机制一共有10种[Oakley JC,Parker JP.Spinal cord stimulation:mechanisms of action.Spine.2002;27(22):2574-2583].
[单选题]喘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 )
肺、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