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对TI-Ag应答

题目:B1细胞具有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2岁男童,午睡时家人发现其左耳爬入一蟑螂,故速来社区保健站就诊,此时较为妥当的处理措施是
  • 先滴入乙醚,而后将其钩出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儿童意外事故处理方法的理解掌握。外耳道异物的处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但主要应视异物的大小、类型以及儿童的年龄等个体的情况来决定。此题中的异物为一动物异物,且儿童仅为2岁,缺乏合作能力。因此,最佳的处置方法是用乙醚杀死活体异物后取出,从而及时解决异物活动造成的儿童不适,避免其他损伤。

  • [单选题]下列消毒灭菌法哪种是错误的
  • 玻璃器材-流通蒸汽法


  • [单选题]儿童初次接种麻疹疫苗的年龄是
  • 8个月

  • 解析:按照我国儿童预防接种程序,麻疹疫苗初次接种年龄为8个月。麻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麻疹。接种后阳转率为95%~98%,保护率为90%以上。麻疹疫苗初免年龄为8月龄婴儿,18~24月龄时需复种1剂次,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分的其他联合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

  • [单选题]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处方保存的最低年限是
  • 3年

  • 解析:本题是记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麻醉处方保存年限规定的识记。麻醉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的药品。《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加强管理;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

  • [单选题]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
  • 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 [单选题]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化合物,其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人体可能摄入量的120倍,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该化合物
  • 可考虑用于食品,并制订其ADI

  • 解析: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中规定:如慢性毒性试验所得最大无作用剂量,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50倍,表示毒性较强,应予放弃;大于50倍而小于100倍者,需由有关专家共同评议;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 [单选题]粉尘作业工人佩戴防尘面具的行为属于
  • 避免有害环境的行为

  • 解析:促进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①日常健康行为。②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离开被二手烟污染的环境、在有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时穿戴防护用具、积极应对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③戒除不良嗜好。④预警行为。⑤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 [单选题]属于磷酸戊糖通路的酶是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营养(士)(代码:108)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