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EF
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治疗 激素递减速度宜慢,可依据病情及CK水平而定 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多发性肌炎预后相对差 可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对激素治疗无反应的多发性肌炎须警惕散发性包涵体肌炎
题目:患者女,56岁。因“四肢肌肉酸痛、无力8个月,加重1月余”就/诊。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大腿前侧、双小腿后侧肌肉酸痛无力,上楼、蹲起费力。7个半月前出现双手、上肢、肩部压痛伴抬举困难及饮水呛咳。激素冲击治疗后改为泼尼松口服症状改善。6个月前自行突然停用泼尼松1周后再次出现肢体无力加重;将泼尼松增至30mg/d后以20mg维持,症状改善。1个多月前感冒后肢体无力较前加重,再次甲泼尼龙500mg冲击3d后以20mg泼尼松维持,无力无明显改善。就诊于医院,将泼尼松增至60mg后明显改善。发病前2个月体重下降10kg。
解析:4.A、B、C选项,激素是治疗PM的一线用药,多数抗体类型的PM和DM可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后改为长期口服维持用药2~3年,递减速度过快可引起复发。D选项,PM和DM患者血清中均可检出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该抗体为肌炎特异性抗体。抗SRP抗体阳性的PM对激素治疗不敏感,治疗需大剂量免疫抑制药或联合2种以上免疫抑制药,生存率低。E选项,PM和DM可试用大剂量IVIG后每月巩固治疗1次,可替代或减少免疫抑制药用量。F选项,散发性包涵体肌炎常见于50岁以上男性,慢性隐袭性起病,肌肉病理特征是电镜下可见胞质内和核内管丝包涵体。表现为近端及远端肌肉无力,股四头肌和前臂屈肌如腕屈肌、指屈肌力弱和萎缩是IBM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肌痛罕见,无皮肤及关节损害表现,一般无其他系统受累。通常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细菌性脑膜炎的颅内并发症包括
慢性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脓肿
脑脓肿
脑梗死
脑积水
[多选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是
多为中年发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常伴贫血或胃肠道疾病
常见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及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
可见锥体束征,下肢常重于上肢
解析:在神经症状出现前,多数患者出现贫血表现,部分胃酸缺乏患者合并轻度或严重贫血,出现倦怠、无力、心慌、头昏、腹泻、轻微舌炎及水肿等,部分患者神经症状可早于贫血。伴胃肠道疾病时患者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黏膜苍白等。神经症状常表现手指及足趾对称的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及灼烧感,呈持续性,下肢较重,感觉异常可向上延伸至躯干,肢端感觉客观查体多正常,少数患者有对称的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脊髓后索受损逐渐出现肢体动作笨拙、易跌倒、走路踩棉感、闭目或在黑暗中行走困难。查体可见双下肢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减退或消失、走路不稳、步态蹒跚、步基增宽、Romberg征阳性等。部分患者屈颈时出现由脊背向下肢放射针刺感(Lhermitte征)。运动障碍通常较感觉障碍出现晚,双下肢可呈不完全性痉挛性截瘫,查体可见双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如周围神经病变较重时,则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但病理征常为阳性。尿失禁等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晚。故选ABCD。
[多选题]深昏迷的临床表现包括:
肌肉松弛
角膜反射消失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气血两虚型眩晕还应具有的症状有( )
面色苍白
气短懒言
神疲纳减
[单选题]阳明经头痛的部位是( )
前额及眉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