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洗手
题目:患者女,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感染2年。
解析:1.艾滋病病毒为血液和接触传播,根据传染病的隔离原则,应在头卡贴相应的隔离标识。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要牢记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这样便于分清不同传染病的隔离原则。
2.医护人员接触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时,应按要求穿隔离衣,并戴手套操作。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并要认真洗手。故本题选C。
3.被艾滋病患者的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该严格灭菌,注射器应置入锐器盒,伤口换药的敷料应焚烧。故本题选E。解题关键:锐器都必须放入锐器盒,不管病人有无传染性疾病。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68岁。体重60kg,胃癌术后第二天,护士要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护士的做法不妥的是
搬运时患者双手放在胸腹前
解析:帮助病人移向床头操作方法一人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病人。1)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2)放平床头支架,枕头横立于床头,以避免撞伤病人;各种导管安置妥当。3)病人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4)护士一手托住病人肩部,一手托住病人臀部,同时嘱病人两脚蹬床面,挺身上移至床头。5)将枕头移回,安置舒适卧位。患者双手应握住床头栏杆,而不是双手放在胸腹前,故选择答案D。
[单选题]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分批出现
解析:水痘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C、D错)。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B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痒明显(A错),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0日左右自愈。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E错)。故答案为B。
[单选题]患儿,女,7岁,以阵发性腹部剧烈绞痛1天伴呕吐为主诉入院,入院体检T36.4℃,P22次/分,R97次/分,腹软,略膨隆,脐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入院拟诊为“肠梗阻”。该患者最可能的病因是
肠道蛔虫
解析:蛔虫性肠梗阻是由于蛔虫聚集成团并刺激肠管痉挛致肠腔堵塞,多见于2—10岁儿童,驱虫不当常为诱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脐周腹痛,伴呕吐,腹胀不明显。与本病例临床特征相符。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
减毒活疫苗
[单选题]能杀灭所有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方法是
灭菌
解析:能杀灭所有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方法是灭菌。1.灭菌: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胞。2.清洁:指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3.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可能仍存活。4.抑菌:指抑制细菌的繁殖,但是不能杀灭细菌芽胞。5. 抗菌:是一个泛指名词,包括灭菌、杀菌、消毒、抑菌、防霉、防腐等。故答案为D。
[单选题]以下临床表现,哪项是判断浅表脓肿的主要依据
局部有波动感
解析:浅表脓肿压之剧痛,有波动感,深部脓肿一般无波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