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控制性降压
题目: 患者男,45岁,因“车祸至颅脑损伤,躁动”来诊。患者查体不配合,生命体征尚平稳。颅脑CT:蛛网膜下隙出血,左颞叶挫伤,水肿,中线右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有关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解析: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应当首先考虑医护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标准化和规范性的操作,严格管理与预防措施体系的建立对降低血管内导管感染率至关重要。根据病情与治疗需要、操作熟练程度、相关导管并发症的多少来确定导管置管部位。条件允许时,应采用床边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不需要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正确的手部消毒是减少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导管相关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血管内导管置管和局部换药时的皮肤消毒,宜选择2%氯己定或1%~2%碘酊。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中风病机不包括( )
积滞
[单选题]不可能引起杵状指的疾病是
肺炎球菌肺炎
[单选题]关于颅内高压危象时的Cushing三联征,叙述正确的是
意识障碍、瞳孔扩大、血压增高伴缓脉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不导致呼吸功增加
气管切开
[单选题]患者女性,36岁,2天前因发热服用非甾体抗炎药,1天前出现全身水肿,14小时无尿,血压180∕100mmHg,肌酐531μmol∕L,血红蛋白12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KI第三级
解析:AKI分级标准:第一级:血肌酐绝对值增加≥0.3mg∕dl(26.4pmol∕L)或增加值≥基础值的1.5~2倍;尿量少于0.5ml(kg·h)至少6小时。第二级:血肌酐增加值是基础值的2~3倍,尿量少于0.5ml(kg·h)至少12小时。第三级:血肌酐增加值基础值的3倍,或绝对值≥4.0mg∕dl(354μmol∕L)伴急性增加至少0.5mg∕dl(44μmol∕L);尿量持续24小时少于0.3ml(kg·h)或12小时无尿。
[单选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下列哪项不正确
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
[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高血压病病史,因突发头痛1天入院,查体可发现颈项强直,颅内高压征及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监测中压力为40mmHg,并可见压力波形骤然升高的A波,达60~80mmHg,持续5~10分钟后突然下降至原来水平,见于颅内压持续增高。该患者符合
颅内压持续增高
解析:该患者颅内压监测中压力明显增高,并可见A波,属于颅内压持续增高表现,轻度增高颅内压为15~20mmHg,中度增高颅内压为20~24mmHg,颅内压代偿机制受损及睡眠状态时的颅内压改变可见B波:一种节律性波动,压力为5~10mmHg,持续0.5~2分钟。
[单选题]下列疾病属于MODS的是
重症肺炎导致循环、肾衰竭
解析:MODS应与慢性器官功能障碍的相关疾病包括肺心病、SLE多器官损害、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各个脏器功能障碍等鉴别。故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