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EF=SV/CO

题目:有关左心室射血分数(EF)的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射血分数是指每搏量(SV)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的百分比,而不是指每搏量(SV)占心排出量(CO)的百分此。静息状态下,正常人EF值应≥50%。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错误的是
  • 发作时突发突止


  • [单选题]关于Q波的描述,错误的是
  • 异常Q波表明有心肌坏死

  • 解析:凡能影响心肌除极初始向量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异常Q波,因此异常Q波不一定表明有心肌坏死。

  • [单选题]使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心电图可表现为
  • PR间期延长,QT间期不变


  • [单选题]心电图机的标准灵敏度为10mm/mV,允许的转换误差为
  • ±5%

  • 解析:心电图机的标准灵敏度允许的转换误差为±5%,即在走动的记录纸上描记出定标方波的高度应在规定高度的±5%误差范围内。

  • [多选题]室上速伴差异性传导的诊断有
  • 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

    P波与QRS波群相关

    每次心动过速均由期前发生的P波开始

    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心电图表现为: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有逆行P波,P-R<0.12秒代偿间歇完全提示
  • 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 [单选题]成年人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指心率超过
  • 100次/分


  • [单选题]下列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心脏的长轴自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倾斜,与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

  • 解析:心脏的长轴自右后上方向左前下方倾斜,与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

  • 推荐下载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LA物理师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