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可将药物水溶液密封于软胶囊,提高生物利用度
题目:有关胶囊剂的特点错误的是
解析:胶囊剂的特点: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可弥补其他固体制剂的不足、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生产自动化程度较片剂高,成本高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和质量公告的说法,错误的是
抽查检验结果统一由国家发布药品质量公告
解析:(1)药品抽查检验不得向被抽样的企业或单位收取费用,所需费用由财政列支。故A正确。(2)国家药品质量公告应当根据药品质量状况及时或定期发布。故B正确。(3)药品质量公告是指由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向公众发布的有关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的通告。故C错误。(4)复验是药品被抽验者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而向药品检验机构提出的复核检验。故D正确。
[单选题]医疗机构门诊为一般患者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片剂,每张处方用量要求为
不超过7日常用量
解析:解析:为门(急)诊一般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注意区分门诊和住院患者。
[多选题]下列药物质量控制项目中,应采用电泳法的有
冻干人血白蛋白的纯度检查
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的分子量测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细血管电泳法(四)应用。1.鉴别供试品主成分迁移率应与对照品迁移率一致。如《中国药典》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肝素钠乳膏进行鉴别,其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所显斑点的迁移距离的比值应为0.9~1.1。2.分子量测定以相对迁移率与标准蛋白质的分子量对数,用标准曲线法计算供试品的分子量。如《中国药典》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的分子量进行测定,其分子量应为36~45kD。3.纯度检查采用峰面积按归一化法或内标法计算供试品纯度。如《中国药典》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对冻干人血白蛋白进行纯度检查,应不低于蛋白质总量的96.0%;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纯度检查,对供试品溶液中自蛋白的检查,应不含或仅含痕量白蛋白迁移率的蛋白质组分;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肉毒抗毒素进行纯度检查,供试品中F(ab’),含量应不低于60%,IgG含量应不高于20%;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盐酸头孢吡肟中的N一甲基吡咯烷进行检查,以盐酸乙胺为内标,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N-甲基吡咯烷不得过0.3%。4.等电点测定供试品的等电点图谱应与对照品一致。如《中国药典》采用等电聚焦电泳法对注射用重组人自介素-2进行等电点的测定,其主区带应为6.5~7.5,且供试品的等电点图谱应与对照品一致。5.分子组分比的测定以尿激酶中分子组分比的检查为例:
[多选题]按皮损表现可将湿疹分型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解析: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
[单选题]同时使用2种药物,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13%
解析:2种药物,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3%
[单选题]常用的外用痤疮治疗药不包括( )
特比萘芬
解析:特比萘芬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糠疹及皮肤念珠菌病等。
[单选题]以下关于过氧苯甲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为强还原剂,极易分解
解析:本题考查过氧苯甲酰的作用特点。过氧苯甲酰为强氧化剂,极易分解,遇有机物分解出新生态氧而发挥杀菌除臭作用,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并有使皮肤干燥和脱屑作用。过氧苯甲酰可能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干燥现象。对本药过敏者及皮肤急性炎症或破溃者禁用。故答案选A。
[单选题]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
选择性较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称为副反应。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利用其中一种或两种作用,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