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F
抬高患侧下肢,并制动 观察肢体肿胀情况、皮肤温度及颜色,测量双侧腿围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题目:
患者男性,46岁。入院前约2小时10分,妻子发现其言语不能、也不能理解问话,右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伴右侧口角流涎。家属立即呼叫120,由120送入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血压最高达170/90mmHg,平时服氨氯地平5mg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40/80mmHg;房颤病史5年,1年前行射频消融术,半年前复发,口服华法林3mg/d治疗,已停用3个月。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混合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巴宾斯基征阳性。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颞叶脑沟变浅;进一步检查颅脑CTA血管造影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以远闭塞。
解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禁止按摩、热敷;翻身动作宜轻柔,可抬高患肢,增加静脉回流;不能穿弹力袜,弹力袜适用于未形成血栓前的预防治疗;在急性期,即发病7天以内需要制动,防止栓子脱落;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故此题B、D、F选项正确;A、C、E选项错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骨软骨瘤的叙述正确的有
又称骨软骨性外生疣
多见于儿童
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附近,特别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
X线片显示有正常骨组织的疣状肿物,界限清楚
[多选题]下列因素中与急性中毒发病的时间密切相关的有
毒物毒性大小
中毒剂量
毒物侵入的途径
[多选题]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以下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地位
安全
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
[多选题]下列属于恶性肿瘤预防措施的是
注意心理卫生
定期进行癌症普查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多选题]骨折愈合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血肿机化演进期约需2周方能初步完成
内、外骨痂由膜内化骨而来,环状骨痂及腔内骨痂由软骨内化骨而来
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不断加强,能抗拒一定应力,即达临床愈合标准
骨痂改造塑形,是治疗结束以后的事
解析:(一)血肿形成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血肿机化演进期约需2周方能初步完成。(二)骨性骨痂形成骨折愈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是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渐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的骨质为类骨组织,以后发生钙盐沉着,形成编织骨,即骨性骨痂。纤维性骨痂内的软骨组织,和骨发育时的软骨化骨一样,发生钙盐沉着而演变为骨组织,参与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时所形成的编织骨,由于其结构不够致密,骨小梁排列比较紊乱,故仍达不到正常功能需要。(三)骨痂改建或再塑上述骨痂建成后,骨折的断端仅被幼稚的、排列不规则的编织骨连接起来。为了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结构和功能,编织骨进一步改建成为成熟的板层骨,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也重新恢复。改建是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进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应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机械性功能不术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这样就使骨折处上下两断端按原来的关系再连接起来,髓腔也再通。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步骤,骨折部恢复到与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达到完全愈合。
[多选题]人类行为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被动发展阶段
主动发展阶段
自主发展阶段
巩固发展阶段
解析: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1.被动发展阶段 被动发展阶段在0~3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2.主动发展阶段 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3.自主发展阶段 自主发展阶段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4.巩固发展阶段 巩固发展阶段在成年后,持续终生,此阶段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
[多选题]自体输血的优点包括 ( )
可减少发热反应
避免传染上疾病
节约血源
避免变态反应
[多选题]结核性胸膜炎的常见症状
胸痛
午后低热
乏力、消瘦
盗汗
[多选题]呼吸困难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 )
扩大胸腔容量
减少回心血量
改善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