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骨髓瘤

题目:患者女性,60岁,因“腰痛1年余,头晕乏力6个月”来诊。患者51岁停经。查体:身高较年轻时变矮2 cm,腰椎广泛压痛、叩击痛,前屈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均正常。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X线片:颅骨多发穿凿样改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骨质软化的X线表现为
  • 骨密度减低

    骨结构模糊


  • [多选题]暑温邪在气分阶段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为( )
  • 首用辛凉

    再用酸泄酸敛

    继用甘寒


  • [单选题]病者因劳累汗出感寒,出现发热恶寒,腹满头痛身痛,大便已4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浮而滑数,但饮食如故,治当选用
  • 厚朴七物汤


  • [多选题]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移位特点是( )。
  •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

    骨折远端向后上方移位

  • 解析: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按移位情况又分尺偏型和桡偏型。1.尺偏型:骨折暴力来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时肱骨髁被推向后内方。内侧骨皮质受挤压,产生一定塌陷。前外侧骨膜破裂,内侧骨膜完整。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因此复位后远端容易向尺侧再移位。即使达到解剖复位,因而内侧皮质挤压缺损而会向内偏斜。尺偏型骨折后肘内翻发生率最高。2.桡偏型:与尺偏型相反。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因压挤而塌陷。外侧骨膜保持连续。尺侧骨膜断裂,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复位也不会产生严重肘外翻,但解剖复位或矫正过度时,亦可形成肘内翻畸形。故选AD。

  •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证应采用养阴清热法
  • 阴液耗损

    邪毒留于阴分


  • [多选题]肱骨髁上骨折易遗留肘内翻畸形原因有
  • 尺偏、尺倾移位未纠正

    尺侧骨皮质遭受挤压致塌陷嵌插

    内旋移位未纠正


  • [多选题]《素问·痹论》提到胞痹的症状有( )
  • 若沃以汤

    按之内痛

    上为清涕

    涩于小便


  • [单选题]症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宜选用
  • 芳香宣化


  •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肿瘤外科(正高) 病理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LA物理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