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饱食则安,饥则痛

题目:《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单选题]痰鸣音属于
  • 粗湿啰音

  • 解析: 湿啰音(水泡音)   气流通过稀薄液体(渗出物、黏液、血液、漏出液、分泌液)时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时所产生的声音 湿啰音的特点   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以吸气末时多而清楚;   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改变;   大、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咳嗽或排痰后可减轻或消失 。

  • [单选题]“寒热”是
  • 辨病性的纲领

  • 解析:寒热 重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png]

  • 推荐下载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病理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LA医师 PRK-LASIK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