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纤维素

题目:(2012)微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解析: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这种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68岁。持续心房颤动6年,一直服用地高辛治疗。近1周感心悸、头晕。查体:心率41次/分,律齐。最可能的诊断是
  • 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根据题干该患者已有心房颤动;“近1周感心悸、头晕”,说明病情有所进展,“心率41次/分,律齐”,提示可能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故选C。

  • [单选题]女,30岁。因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3小时。切面进行性肿胀,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紧急行支气管插管后,呼吸困难解除。下一步的最佳处理措施是
  • 拆开手术切口探查

  • 解析:考虑术后血肿压迫气道。应探查出血部位进行止血。

  • [单选题]当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时,可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血糖升高,这些生理反应说明活动增强的系统是
  • 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 解析:应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既有防御意义又有对机体不利方面。(1)防御:①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外周总阻力增加:提高心脏每搏和每分钟输出量,提高血压;②血液的重分布;③支气管舒张;④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⑤儿茶酚胺对许多激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2)不利:①外周小血管收缩,组织缺血;②儿茶酚胺促使血小板聚集,组织缺血;③过多的能量消耗;④增加心肌耗氧量。故选C。

  • [单选题]一足部患有严重溃疡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病情未减轻,且有发生败血症的危险。此时为保证患者的生命而需要对其进行截肢。这里包含的冲突是
  • 不伤害原则与有利原则的冲突

  • 解析:截肢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单选题]女孩,16岁。脑外伤后,双眼睑皮下和球结膜下出血,鼻腔流出血性脑脊液,临床诊断最大可能是
  • 颅前窝骨折

  • 解析:颅前窝骨折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皮下和球结膜下出血(即“熊猫眼征”),有时合并鼻出血和脑脊液鼻漏以及嗅神经、视神经损伤。本题中患者出现了“熊猫眼征”,所以应选B。

  • [单选题]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多少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 3

  • 解析:第四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 [单选题]执行脑死亡标准的动机和直接目的是
  • 更科学地判定死亡,维护死者的尊严

  • 解析:执行脑死亡标准的动机和直接目的是C,即正确答案。而A、B、D都是执行脑死亡标准的间接效果。至于答案E的提法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提法不认为脑死亡的患者已经死亡,故而认为用脑死亡的标准判定人的死亡是在于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 [单选题]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的地方是
  • 入口处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警示标志的了解。放射诊疗,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四类。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下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①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②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④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考生应区分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和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控制区设置警示标志的不同要求。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