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
题目:如果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肾静脉中为零,其血浆清除率
解析:某物质的清除率就是指单位时间(一般用每分钟)内,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如果血浆中某物质在经过肾脏循环一周后被完全清除,亦即在肾动脉中该物质有一定浓度,而在肾静脉中浓度接近于零(如碘锐特,在肾小球滤过约20%后,又将其余80%分泌至小管腔中),则该物质的清除率为660ml/min,每分钟尿中的排出量等于每分钟通过肾的血浆中所含的量,即每分钟通过肾的血浆毫升数(肾血浆流量):如果某物质不被清除,清除率为零(如葡萄糖,滤过后全部被重吸收了);如清除率为125ml/min,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表示该物质在肾小球滤过后,没有被重吸收,也没有被分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性,30岁,与人口角后突觉呼吸困难,血气分析结果为呼吸性碱中毒。下列哪种表现与该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口周及肢体麻木
解析: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1.手、足、面部特别是口周麻木并有针刺样感觉。2.胸闷、胸痛、头昏、恐惧,甚至四肢抽搐。3.呼吸浅而慢。故答案为E。
[单选题]核酸变性后,所产生的理化性质改变是
增色效应
解析:本试题考核"核酸的性质"。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核酸理化性质的掌握情况。核酸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即DNA变性。DNA在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紫外区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因此呈现增色效应。DNA变性并不产生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NA属生物大分子,具有大分子的一般特性,如其溶液也表现为胶体溶液性质,具有一定的黏度。DNA变性将导致一些物理性质的改变,如黏度降低,密度、旋转偏振光的改变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C、D和E是错误的。
[单选题]关于产后出血的预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双胎妊娠,在第一胎肩部娩出后应肌注麦角新碱0.2mg
解析:双胎妊娠,在第一胎肩部娩出后应肌注麦角新碱是错误的。应第二胎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10U或麦角新碱0.2~0.4mg。如产妇有产后出血史或具多产妇、双胎、羊水过多、滞产等易发生宫缩乏力的因素,应在胎头或胎肩娩出时,静脉注射缩宫素10U,然后将缩宫素2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其他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