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黄土汤
题目:治疗脾胃虚寒便血的主方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
情志失调
[单选题]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医学伦理学任务的是
直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
[单选题]中医子之系(精索)在脏腑归属上属于:
肝
[单选题]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是
ALT>1000U/L
解析:急性或局限性肝损害
(2)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3)A/G比值倒置
肝外因素
(1)低蛋白血症见于:
(2)高蛋白血症: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包括: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LDH1、LDH2、LDH3、LDH4、LDH5)
ALT存在非线粒体内
80%AST存在线粒体内
ALT、AST: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ALT/AST >1;
②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ALT/AST <1;
③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
④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
⑤急性心肌梗死:6~8小时后AST增高。
注: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
终末期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
ALP:ALP增高见于:
①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ALP明显增高。
②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骨肉瘤、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恢复期等,ALP均可增高。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GGT)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肝癌和肝内阻塞:诱发肝细胞产生GGT增多,同时肝癌细胞也合成GGT,可达参考上线的10倍以上;
肝脏疾病:急性肝炎GGT呈中等度升高;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LDH及其同工酶:
LDH广泛存在机体的各组织中,特异性较差。
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8~18小时开始增高;
②肝脏疾病:急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
③恶性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两对半检查
[单选题]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的代表方剂是
荆防败毒散
[单选题]健康教育活动的第一步应进行( )
健康教育诊断
[单选题]下列发热的病因中,哪项属变态反应性发热
血清病
[单选题]腹部触诊呈揉面感见于
结核性腹膜炎
解析:腹膜炎
板状腹: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紧张度减低或消失:慢性消耗性疾病,经产妇,瘦弱的老年人,或刚放过大量腹水的病人。
2.压痛及反跳痛
(1)压痛:
①广泛性压痛见于弥漫性腹膜炎。
②局限性压痛见于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脏器的病变。明确而固定的压痛点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2)反跳痛:反跳痛表示炎症已波及腹膜壁层,腹肌紧张伴压痛、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可靠体征。
液波震颤
肝脏触诊(单手或双手法触诊)
临床意义
肝 脏:
正常成人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瘦者深吸气时可触及肝下缘(肋弓下<1cm、剑突下<3cm)、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
弥漫性肝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等。
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肝囊肿等。
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
肝脏质地分级:分为质软、质韧(中等硬度)和质硬3级。
正常的肝脏:柔软,口唇;
慢性肝炎质韧,鼻尖;
肝硬化质、肝癌质地硬,前额。
[单选题]感冒病情较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
重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