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E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消化性溃疡

题目:患者男,38岁,因肝功能反复异常3年入院。巩膜无黄染,无尿黄,精神食欲可,既往曾于20年前发现HbsAg阳性。

解析:3.出来的血那说明是消化道出血,主要是胃出血,可能是胃溃疡,可能和呕吐时损伤消化道粘膜微血管出血有关。故选:B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乙醇损害肝脏的主要机制有
  • 乙醛-蛋白加合物的直接损害

    乙醛-蛋白加合物诱导免疫损害

    乙醇代谢产生活性氧,损害肝组织

    乙醇代谢导致NAD-NADH失衡


  • [多选题]以下影响胃分泌的体液因素包括
  • 组胺

    抑胃肽

    乙酰胆碱

    缩胆囊素

    胃泌素

  • 解析:1.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对胃排空的抑制:当过量的食糜,特别是酸或脂肪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引起不小粘膜释放几种不同的激素,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促胰液素、抑胃肽等都具有这种作用,统称为肠抑胃素。2.神经和体液因素可通过影响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而影响胃的蠕动;迷走神经冲动、胃泌素和胃动素(是近年来从小肠粘膜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胃肠激素)可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出现的频率增加,使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促胰液素和抑胃肽则作用相反。3.某些体液因子也可影响后 三种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 ,它们相互作用最终调节组织胺的释放 ,从而组织胺 、乙酰胆碱、生长抑素、缩胆囊素共同调节壁细胞的泌酸功能 ,以控制胃内适当的酸度 。这些外周调节机制涉及神经 、体液 、内分泌 、自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等复杂的过程。

  • [多选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为( )
  • 红斑

    出血点

  • 解析:胃镜检查诊断胃炎的主要方法。正常胃黏膜在胃镜下呈粉红色,光滑柔软,有光泽。出现病变时,胃黏膜可呈红斑或条状红斑、平坦或隆起(疣状)糜烂、点状或片状出血、黏膜肥厚、黏膜颗粒状(多见于萎缩性胃炎)、皱襞变平、血管透见等改变。

  • [多选题]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损伤取决于 ( )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病毒的直接损伤

    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

  • 解析: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损伤取决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病毒的直接损伤、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故选:ADE。

  • [多选题]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一般都有程度不同的腹痛

    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

    可表现为腹泻,大便为稀糊状

    可有失眠、焦虑、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 解析:临床表现症状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1)腹痛 是IBS的主要症状。(2)腹泻 ①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③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⑤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3)便秘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4)腹胀 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2.体征通常无阳性发现,部分患者有多汗,脉快,血压高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有时可于腹部触及乙状结肠曲或痛性肠襻。故选:ACDE。

  • [多选题]属于理气剂的是( )
  • 越鞠丸

    柴胡疏肝散


  • [单选题]雷丸用于驱虫,宜( )
  • 研末吞服


  • [多选题]大肠癌常见的组织细胞学类型有
  • 黏液癌

    腺癌

    未分化癌

  • 解析:结肠癌按组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1.腺癌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3.未分化癌 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愈后最差。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中西医结合执业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