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E

胸外按压 观察复律情况

题目:患者,女性,51岁,农民。因"阵发性胸闷、心悸12小时,伴晕厥1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2小时清晨起床蹲位排便后起立行走时突发胸闷、心悸,黑矇,呼之不应,持续约10分钟,由急救车急诊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查体:神志清,心肺未发现异常体征。拟诊"冠心病,心绞痛"给予输液治疗观察8小时左右未再发作,但患者下床活动行走约10m处又突感心悸、胸闷,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给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醇片5mg无好转,约10分钟患者出现呼吸浅快、意识不清,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属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是
  • 解析: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有:Ⅱ、Ⅶ、Ⅸ、Ⅹ,而因子Ⅲ不是。

  •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二度Ⅰ型窦房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 窦性PP间期逐渐缩短,最后发生房搏脱漏

  • 解析:二度Ⅰ型窦房阻滞的PP关系类似于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的RR关系(窦房传导延长的绝对值逐渐减少直至窦房传导脱落)。

  • [单选题]细菌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 细菌毒力

  •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4.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指细菌在黏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起到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体体温描述错误的是
  • 不受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

  •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正常值一般为36~37℃。在生理情况下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 [单选题]关于咯血发病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 发生咯血的肺结核以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常见

  • 解析:发生咯血的肺结核多为浸润型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少出现咯血。其余描述均正确。故选C。

  • [单选题]心包穿刺术抽液量第一次应为
  • 100~200ml

  • 解析:心包穿刺术抽液量第一次应为100~200ml,以后逐渐增加到300~500ml。抽液过多可引起急性心室壁过度扩张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发生低血压或晕厥。

  • [单选题]转运过程中特殊病人的搬运方法错误的是
  • 上肢骨折病人:不固定即可搬运

  • 解析:无论上肢或者下肢骨折,都需要先固定再搬运,故C是错误的。

  • [单选题]有关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作用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影响血流动力学

  • 解析: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是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和溶质,能较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故选E。

  • [单选题]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
  • 脑动脉粥样硬化

  •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者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故答案选择D。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核医学技师 核医学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