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开窍宁神

题目: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既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又能用于脾虚证的药物是
  • 茯苓

  • 解析: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2013

  • [单选题]调胃承气汤证见“蒸蒸发热”的机理是
  • 里热外蒸

  • 解析: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所述,治疗虚劳病的根本大法是
  • 补益脾肾


  • [单选题]以下关于颤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 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断续波

  •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脾肾,化痰熄风。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1)四神聪 曲池 外关 足三里 阳陵泉 丰隆 (2)百会 本神 风池 合谷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风阳内动加大椎、风府;髓海不足加肾俞、太溪;气血亏虚加气海、公孙;痰热动风加中脘、阴陵泉;颤抖甚加后溪、三间、大椎;僵直甚加大包、期门(均灸)、大椎(刺血);汗多加肺俞、脾俞、气海;口干舌麻加廉泉、承浆。 操作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30次为1疗程。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疏波,通电20~30分钟。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根据病情施用补泻。僵直甚加灸大包、期门,每穴灸10分钟。或用三棱针刺大椎出血,再加拔火罐,使之出血,1周或2周刺血1次。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顶中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将2寸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行针,使局部有热感,或加用电针,留针40分钟。 (2)耳针法 皮质下、脑点、神门、枕、颈、肘、腕、指、膝、肝、脾、肾、心。每次选用3~5穴,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 [单选题]可出现抬举性心尖搏动的是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解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导致显著左心室肥大,所以会有抬举性心尖搏动。粘连性心包炎时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 [单选题]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些特点
  • 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 解析:1.甲型肝炎病毒(HAV)   属微小RNA病毒科,人类嗜肝RNA病毒属。   HAV的抗原性较稳定,仅有一个血清型。   重要考点:抗体——IgM、IgG   IgM抗体多于起病早期产生,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IgG型抗体可长期存在,是过去感染的标志。   重要考点:抗体——IgM、IgG

  • [单选题]热灼营阴,其口渴的表现是
  • 口干反不甚渴饮


  • [单选题]桂枝茯苓丸的组成药物,除桂枝、茯苓外,其余是
  • 丹皮、芍药、桃仁

  • 解析: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

  •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消化内科(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卫生管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药学(士)(代码:101) 乳腺技师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