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相等
题目:有甲乙两患者,甲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40ml,收缩末期容积为56ml,乙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64ml,两者的射血分数
解析: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故甲患者射血分数=(140-56)/140=60%,同理乙患者射血分数为60%,故答案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36岁。反复咳脓痰伴咯血1年,经内科治疗咯血停止,但患者一般情况差。为明确诊断,下列最佳的检查方法是
胸部高分辨CT
解析:支气管扩张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支气管碘油造影是支气管扩张的可靠诊断方法,但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差,可选用胸部高分辨CT扫描,且胸部高分辨CT已逐渐取代有创伤性的支气管碘油造影,胸部高分辨CT是首选方法。故选B。
[单选题](2002)组成多聚核苷酸的骨架成分是
戊糖与磷酸
解析:核酸也称为多核苷酸,是由数十个以至数千万计的核苷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也即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子由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3种分子连接而成。几个或十几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分子称寡核苷酸,由更多的核苷酸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就是多聚核苷酸。在多聚核苷酸(DNA或RNA)链中,由于构成核苷酸单元的戊糖和磷酸基是相同的,体现核苷酸差别的实际上只是它所带的碱基。
[单选题]成人脊椎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上的主要鉴别点是观察
椎间隙是否变狭窄或消失
解析:脊椎结核X线摄片早期征象表现在大多数病例先有椎旁阴影扩大、随着椎体前下缘受累、和有椎间变窄、椎体骨质稀疏,椎旁阴影扩大和死骨等。椎体骨质破坏区直径<15mm者,侧位摄片多不能显示出,而体层摄片破坏区直径在8mm左右就能查出。在椎体松质骨或脓肿中时可见大小死骨。
在中心型椎体结核椎,椎间隙多无明显改变,很难与椎体肿瘤(椎体肿瘤时椎间隙有明显改变)鉴别;而某些生长缓慢的肿瘤如甲状腺转移癌、脊索瘤和恶性淋巴瘤等却可显示不同程度椎间狭窄,与骨骺型椎体结核鉴别十分困难。
[单选题]男,72岁。痰中带血4月余。无发热盗汗。吸烟50年,10支/天,1年前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右上肺2cm×2cm结节影。本次入院胸部X线检查示:右上肺4cm×3cm团块影,首先考虑诊断是
肺瘤
解析:应该首先考虑肺癌。
[单选题]属于医师违背不伤害原则的是
医师检查病人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解析: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过程中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伤害,这是医务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的说,凡是医疗上必须的,属于医疗的适应证,所实施的医疗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相反,如果诊治手段对病人是无益的、不必要的或者禁忌的,是有意或无意的强迫实施,使病人受到伤害,就违背了不伤害原则。医师检查病人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违背这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