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 局部淋巴结炎
题目:原发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
解析:原发综合征包括原发病灶及病灶周围炎、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有时还附加的局部胸膜改变。原发综合征以发热、咳嗽、气急、盗汗和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肌纤维的特殊病理改变包括
杆状体
胞浆体
指纹体
管聚集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发热缓慢
病程较长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多选题]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适应证包括
主动脉或二尖瓣反流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脓肿需手术引流及其他严重病变
真菌性或其他高度耐药菌性心内膜炎
虽经充分抗生素治疗,仍存在赘生物并反复发作大、中动脉栓塞
[多选题]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是
大中动脉硬化
肺结核、视网膜微血管瘤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
植物神经损害
糖尿病足
[多选题]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是
早期合理用药(应考虑病灶性质和化疗效果)
联合用药
选用敏感药物
坚持按计划有规律地用药(规律、适量、全程)
解析: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一、早期用药:尽早用药,此时细菌生长繁殖旺盛,代谢活跃,对药物敏感;病灶供血丰富,药物也容易渗入发挥作用;同时患者身体抵抗力也强,及早用药病变易控制,有利于治愈。二、联合用药:是指根据不同病情和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疗效,并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一般使用2-4种药,主要是为了增强抗菌效果、延缓细菌耐药、减少不良反应、交叉消灭耐药菌株?。三、适量:是指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且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治疗失败; 药物剂量过大则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使治疗难以继续。四、坚持全程规律用药:结核病的治疗必须做到有规律长期用药,不能随意改变药物剂量或改变药物品种,否则难以获得成功的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过早地停药,会使已被抑制的细菌再度繁殖或迁延,导致治疗失败。肺结核用药分两个时期,一是开始,选用强有力的药物无间断治疗,使症状尽快消失,痰菌转阴,病情明显好转,此期需3-6个月,也叫强化阶段。二是根治,根据病情联合或单用一种药作彻底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此期约需6-18个月,也叫巩固治疗阶段。
[多选题]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
足阳明经
足太阳经
手太阳经
手少阳经
手阳明经
[多选题]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需怀疑有活动性肺结核的是
咳嗽咳痰≥3周,并伴咯血、胸痛、抗感染治疗无效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LE,近1个月不规则发热
PPD皮试强阳性
解析: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常有低热、咳嗽、消瘦、乏力、食欲差等症状,以及血沉快,肺部检查有浸润或血性播散病灶,痰检查结核菌阳性。BE是肺部感染的症状。本题可用排除法。
[多选题]肺气肿患者可出现的体征包括
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
叩诊过清音
双肺底可听到湿啰音
桶状胸
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
[多选题]遗传性代谢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 )
细胞代谢途径障碍
膜转运功能障碍
结构蛋白异常
酶促反应中辅酶的生成、结合障碍
中间物质大量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