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F

D-二聚体应制订高于普通人群的医学决定水平 D-二聚体结合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有助于VTE风险识别 推荐采用高敏感度的D-二聚体检测方法

题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50岁,主诉无既往血栓病史,无家族史,入院后予低分子量肝素(LMWH)0.6ml,每日2次,疗程7天,期间查肿瘤标志物CA242和CA199均显著增高,D-二聚体7605ng/ml(FEU),凝血因子Ⅷ活性203%,B超及强化CT等影像学检查见胆囊囊实性结构,行手术切除,术中可见大网膜有结节性转移灶,病理诊断为胆囊癌。

解析:由于癌症患者存在显著的高凝状态,导致该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普遍增高,应用于随机患者群的医学决定水平(500ng/ml[FEU])并不适用于对癌症患者的VTE风险识别,因此为保证D-二聚体的诊断性能,制订高于普通人群的D-二聚体医学决定水平是有效的方法。目前研究表明,D-二聚体检测结合VTE风险评估模型(Khorana评分和Vienna评分)可以提高临床对VTE的风险识别能力。此外,多个《血栓治疗指南>(如ACCP-9和ESC-2014)均明确提出应采用高敏感度的D-二聚体检测方法以确保诊断的敏感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骨髓瘤细胞引起的髓外浸润可表现为
  • 髓外骨髓瘤

    神经浸润

    淋巴结及肾等受累器官肿大

    浆细胞白血病


  • [多选题]关于POX染色下述哪些说法正确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常阳性或阴性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呈强阳性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阴性或弱阳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阴性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呈阴性


  • [多选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升高常见于( )。
  • 病毒感染早期

    Down综合征

    器官或骨髓移植受者


  • [多选题]血清中几乎不存在的凝血因子为
  • 因子Ⅰ

    因子Ⅴ

    因子Ⅷ


  • [多选题]胚胎期参与造血的器官有
  • 骨髓

    肝脏

    胸腺

    脾脏

    淋巴结


  • [多选题]血凝试验检测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方式包括( )。
  • 电话

    电子信息网

    其他实验室认可的方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