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题目:不发生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毒。该疾病传播广泛,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蛋白质生理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
  • 必需氨基酸数量、种类及比例


  • [单选题]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监测功能指标的是
  • 肺活量


  • [单选题]接种单位接种疫苗
  • 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 解析: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该题针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需做
  • 衣原体检查


  • [单选题]能表现(特异性)细胞毒的细胞是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单选题]有关同系物化学结构对毒性影响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饱和脂肪烃(达到9个碳原子以后)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增强

  • 解析:饱和脂肪烃甲烷和乙烷是惰性气体,可引起窒息。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增强。但达到9个碳原子之后,却又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反而减弱。这是由于随着碳原子数增加而脂溶性增大,即脂水分配系数增大,易于经简单扩散透过生物膜进入组织器官发挥作用。而当碳原子数超过9个之后,脂溶性过大,不利于经水相转运,不易穿透生物膜达到靶器官。

  • [单选题]补体激活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是
  • C5b-9

  • 解析:本题为综合理解记忆型题目,考核膜攻击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成分。参与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终末过程的组分及活化过程相同:C5转化酶(C3bBb3b或C4b2a3b)将C5裂解为C5a、C5b;C5b可与C6、C7结合成C5b-7,暴露膜结合位点,与附近的细胞膜非特异性结合;结合于膜上的C5b-7可与C8结合形成C5b-8.可促进C9聚合,形成C5b6789(C5b-9)复合物,即攻膜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插入细胞膜的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因此唯一答案是D。

  • [单选题]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中,何种方法可提供能源
  • 沼气发酵法

  • 解析:沼气发酵法:是将人畜粪便、垃圾、杂草、污水等放在密闭的发酵池内,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沼气)。甲烷可以通过燃烧提供能源。

  • [单选题]下述哪项是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描述
  • 为确立病例中调研的特征的相对频率,获得病例和对照的病史及其他信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中药学(正高) 儿科护理(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